进入9月之后,家里的多肉都陆陆续续的会从休眠中醒过来了,这段时间是多肉们的生长旺盛期,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想要让家里的多肉快速的变成“肉丸子”,“一控二晒三补养”是少不了的。 1、一控 控,指的就是控水,进入9月份之后,多肉能不能快速的变成“肉丸子”,控水非常重要。对于多肉植物来说,不同的生长状态,都需要不同的浇水方式,才能达到秋后的好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多肉在夏季休眠,生长状态上刚刚恢复,准备进入正常的生长模式,这时候,就不要急着控水,准确点,是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5℃前,都正常进行浇水养护,保证其健康快速的生长。环境温度低于15℃之后,再进行控水养殖。 而有些多肉植物,在夏季采用的是庇荫模式,生长虽然变弱了,但是一个夏季,也绝对长成一棵菜了,这样的多肉,进入9月份之后,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会更加快速的生长,但这时候一定要进行控水。它会继续只长长,不变厚的,简单说,就是徒长。而控水,就是为了其不继续徒长。 不过,如果控不住的话,就把徒长的部分给修剪掉,这样,让其重新发枝出来,养护上做到位,自然就生长旺盛,不会出现徒长了。而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矮胖瘦来控制多肉生长,越生长,多肉植物会变得越来越粗壮矮胖,这是一个多肉变“肉丸”的捷径。不过,使用矮胖素有讲究,是要健康的多肉才行。 2、二晒 进入9月之后,光照会渐渐变弱,多肉植物们就可以直接晒太阳了。晒太阳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好处可不少,最显眼的就是光合作用,充足的光照,得到的有机物质就会越多,多肉植物生长速度就会越快。还有像,防徒长。我们知道,多肉植物最怕的就是徒长,而徒长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充足的光照。 晒太阳,也是要看多肉的状态和品种的。比较强壮、健康的品种,只要皮实些,在温度下降到30℃的时候,就能移到室外去晒太阳了。而一些不是很皮实、强壮的多肉品种,需要在环境温度在25℃,已经完全苏醒过来的多肉才能去晒太阳。同样的,不健康、瘦弱的多肉也是不能长时间晒太阳的。 如果按地区来分的话,像现在,北方地区,可以没有顾忌的晒多肉了,而南方地区,则需要避开中午这段时间,早晚进行晒太阳,比较安全些。不然,很可能吃不消高强度的光照,把多肉晒成大花脸。 庇荫休眠的多肉,在准备移到室外晒太阳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见见散射光和早晚直射光,然后慢慢增加见直射光的时间,最后完全熟悉了室外的养护环境就行。 3、三补养 整个夏季,多肉植物控水停肥,进入9月之后,多肉植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想要变成“肉丸子”,养分不能少。对于施肥来说,还真的是宜早不宜迟,因为整个秋季,前半段是多肉长身体,这时候,需求的养分是非常多得。 而到了秋季的后半段,温度下降快,温差越来越大,对于养分来说,需求就少了,毕竟长势变缓了。一般来说,根据品种的不同,也就是长势的不同,在温度下降到30℃以下,多肉植物开始生长,就可以施肥了。 多肉植物施肥,施肥种类的选择也很重要,像复合肥最好不要用,虽然它见效快,但在控量上不好把握,很容易造成烧苗。植株不大的话,可以使用缓释肥。而较大植株的话,就是用水溶性复合肥,像花多多系列里的花多多1号,就非常不错,10天左右浇灌一次,连续浇灌2到3次,就能满足多肉的生长了,记得每次稀释成1000倍的溶液才能用。 到了秋季的后半段,正式多肉生长变缓,出状态的时候,我们可以浇灌一次花多多2号,花多多2号含有磷钾元素,还有少量的氮元素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对多头植物出状态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样是稀释成1000倍的溶液,花多多系列的肥料都是很好用的。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