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多肉植物,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它们可爱好养,但要让它们养成“巨无霸”,可能并不容易。在江苏的一户人家中,有一盆多肉植物已经养了整整20年,叶片层层叠叠,肥肥胖胖,看着就让人羡慕。主人说,自己从没想到这盆普通的小多肉能陪伴自己这么久,更没想到它能长成现在的模样,堪称“多肉界的大佬”。 20年陪伴,一盆多肉见证岁月 这盆多肉是20年前主人朋友送的,当时只是一小盆,放在窗台上装点房间用。那时,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绿植,但慢慢的,这盆多肉成为了家中的“明星”。无论春夏秋冬,它总能保持翠绿饱满的叶片。随着时间推移,主人对它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仅用心养护,还会在它的“生长故事”中找到乐趣。 有一次搬家,其他绿植因为条件限制被赠送给了邻居,只有这盆多肉被带到了新家。20年间,家里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到现在大学毕业,这盆多肉一直是客厅的一角。主人说:“看着它,就像看到了一家人的生活变迁,特别有感情。” 一盆多肉长成“巨无霸”的秘诀 1、适宜的光照和温度 多肉虽然耐旱,但离不开光照。这盆多肉养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能接受4-6小时的柔和光线,但夏天太阳毒辣时,会在中午适当遮荫,防止叶片被晒伤。冬天则搬到室内靠窗的地方,让它享受温暖的阳光。 温度也非常重要,主人会根据天气调整它的“居住环境”。春秋季是多肉的生长期,这时温度适宜,它长得最快。夏天温度高,会适当减少浇水,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烂根。冬天则注意保持环境温暖,温度低于10℃时会用一块薄布盖住盆土保暖。 2、控水是关键 很多人养多肉失败,都是因为浇水过多导致烂根。主人说,她一直遵循“干透再浇”的原则,每次浇水都等到盆土完全干燥后才会进行,而且浇水要浇透,保证水能完全渗透到根部。 春秋季浇水稍微勤一些,但到了夏天和冬天,基本是“宁干勿湿”。尤其是夏天,一周最多浇一次水,而且是在早上或晚上温度较低时进行,避免积水引起根部腐烂。 3、合适的土壤 多肉喜欢透气性好的土壤,主人特地为这盆多肉配制了疏松的沙质土。她会在土壤中掺入一些颗粒状的材料,比如蛭石、珍珠岩等,保证盆土透气排水性良好。每隔两到三年,还会翻盆换土,让土壤保持肥沃。 4、精简的施肥 这盆多肉能长得这么壮,和适量施肥也分不开。主人说,多肉不需要频繁施肥,春秋生长期每月一次就够了,选用稀释后的多肉专用肥,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夏冬两季多肉处于休眠状态时,就完全停肥,让它“静养”。 5、适时修剪和繁殖 修剪是让多肉长得更美的重要一步。这盆多肉之所以能维持叶片紧凑饱满的状态,主人每年都会适当修剪掉徒长的叶片和老化的茎秆。剪下来的健康枝条,还可以用来扦插繁殖。通过这样的方式,这盆多肉不仅“减负”了,还能让新的叶片更快冒出来。 江苏这户人家的“20年多肉”,用它的生机和美丽陪伴了一家人度过无数时光。它的成长也告诉我们,多肉不仅是植物,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只要用心养护,它们也能成为家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如果你也喜欢多肉,不妨从现在开始,用心养护一盆,说不定它也能陪伴你一生。 #新知漫谈专属活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