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老睢养花,我是老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文人树的优秀作品的鉴赏。 文人树的鉴赏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外行的人看不懂只能干着急,而看得懂的人面对里面千奇百怪的造型,可以说是开心的说不出话来。 在中国书法里面,一笔一划讲究的是线条的走势,中国的书法富有东方传奇的艺术特征,或许只有日本这样有禅意的国家才能习得中国书法的精髓。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一笔一划尽显大师风范,而下图中的这颗植株,跟毛笔笔尖写出来的东西简直像极了。 书法中的线条走势是作者表达自己想法,个性以及情感的窗口,而这颗植株,仅仅是山涧石头里面挑选出来的,树干抓紧地面里简单的松土,树根分出两个主干,这两个主干扶摇而上破土而出,如同书法笔尖一般乱中有序的蜿蜒曲折,不同角度可以看出笔锋粗细有毒,两个线条在中间相交去不结合,最后在树顶回合形成一个巨大的枝干,上面几个绿叶就这么生长出来,生命生生不息的感觉油然而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 这颗植株看堪称是文人树登峰造极的一颗,知道为何文人树下方的坐盆永远是圆形的吗?就是因为书法一般的造型走势在旋转过后依旧如同新的作品一般,每次旋转都有不同的角度,每次观看都仿佛一个新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 如果还无法理解上面这颗植株的特点,那么这张图或许就可以让你恍然大悟,原来线条之美居然可以让书法跟盆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图中书法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看懂,但是线条的蜿蜒转动,还是可以给人完美的艺术美感。 虽然构图抽象,但是书法家的个性还是可以透过作品站楼出来,不同的书法家写出来的作品有不同的个性,而不同的文人树也可以散发不同的个性,往往可以通过一个人收藏的文人树,来判断这个收藏家的个性所在。 这个文人树也是体现了完美的书法上的美感,读者可以通过这棵树的笔势来欣赏这棵树的美感。 观看文人树的顺序往往有很多种,但是初学者尽量从下往上看。这个作品的树根跟前几个介绍的不太一样,这棵树的树干并没有那么有力,虽然没有粗壮的树根,但是为了保证上方的营养,树干分裂成非常多的小树根伸进土里,如同长江黄河通过一条条的分流将海水输送到大海里面。 树根盘旋而上,最终形成两个强健有力的树干,两个树干没有分出多余的树枝,在最顶端的时候由于重力落下,在最后的分支出汇合起来,仿佛用毛笔字写出来一巨大的绞丝旁的形状,最终生长出一颗颗绿色的针尖,如同一个垂询的老头弓着腰,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这颗文人树越看越有韵味,树根细小,主干逐渐放大,在最后的树枝处却汇合成最粗的树枝,让这颗文人树欢迎客人感觉显得更有厚重感。 随处可见的蜿蜒笔势,更从书法上给予了观赏者无与伦比的美感,其独特的造型让它成为非常稀有的艺术品。 而这种细小树根承托起巨大的树干树枝树叶,变化幅度如此之大,轻重感如此之颠覆,从视觉上都可以让人感觉到这颗文人树强大的生命力。 文人树有一个特点就是下落的趋势非常明显,这颗文人树就将树干下垂的质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同样从树根看起,这棵树的树根不同于上面的例子,树干粗壮,牢牢的抓紧下方的泥土,笔势刚刚破土而出与就服药而下,如同瀑布一般倾斜而下,而分离出来的两个树干交错而下,如同两个气势如虹的蛟龙在翱翔在山涧。 整个线条看上去刚柔并济,一泻千里的感觉颇有书法中狂草那不修边幅的狂意。 今天介绍的最后一个作品,比较接近盆栽,虽然文人树一般只靠一颗植株就可以展现无尽的韵味,而上面这个作品却在植株里面放上一个小人,让整个作品立马添加了无尽的趣味。 而这颗植株,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是从石头里面破土而出生长出来。 树干破石而出后立马笔挺的向上生长,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弯形,在书法上如同用毛笔做了一个巨大的转弯,随后一个枝干气势如虹的生长出无数郁郁葱葱的叶子,顽强的生命力就这样展露在世人面前。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如果喜欢老睢请持续关注老睢养花。如果你对文人树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