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洛龙 尾长:长达20多米 外貌特征:拥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由82块骨头组成,巴洛龙那长达9米的脖子就是靠其极长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的。长尾巴还可以用来作为防御武器,像鞭子一样,攻击袭击它的敌人。 习性和行为:植食性恐龙,体重约40吨。 栖息地和分布:生活于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 保护状况:已灭绝。 2 梁龙 尾长:最长达14米 外貌特征:拥有一条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 习性和行为:植食性恐龙,体重约10吨。 栖息地和分布:生活于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化石发现于北美洲西部。 保护状况:已灭绝。 3 长尾鸡 尾长:一般长达6~7米,最长可达12.5米 外貌特征:长尾羽毛十分惊人,可以一直拖到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 习性和行为:人工杂交培育成的观赏鸡,没有野生种群。 栖息地和分布:人工饲养,分布于全球。 保护状况:无特别保护状况。 4 浅海长尾鲨 尾长:可达头及躯干部总长之1.5倍以上,即4.5米以上 外貌特征:尾部特别延长,用那极长的尾鳍顶部来击晕猎物。 习性和行为:肉食性大型鲨鱼,主要以非鱼、飞鱼及远洋鱿鱼为食物,寿命约16年。 栖息地和分布:生活于浅海,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保护状况:近危。 5 长尾雉 尾长:雄鸟尾羽长约1.2~2.0米 外貌特征:尾羽极长,雄鸟尾羽中最长的两根,常被选做京剧武将演员头盔上的装饰品。羽色绚丽。 习性和行为:杂食性鸟类,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栖息地和分布:是我国的特产鸟,常见的为白冠长尾雉,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等地。 保护状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6 孔雀 尾长:尾屏约1.5米 外貌特征:孔雀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 习性和行为:孔雀主要以种子、昆虫、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哺乳动物为食。求偶时,雄孔雀会将尾羽竖立,以吸引雌孔雀。雌孔雀则以其美丽的羽毛为基础来选择适合的雄性。 栖息地和分布:孔雀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 保护状况:种群数量稳定,未列入濒危物种。 7 红袋鼠 尾长:尾长120-130厘米 外貌特征:红袋鼠体120-130长厘米,体毛呈赤褐色,前肢短小而瘦弱,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其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习性和行为:红袋鼠主要以草为食,是草原地区的重要动物,喜欢日行性活动,夜晚则在草丛中睡觉。 栖息地和分布:红袋鼠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 保护状况:种群数量稳定,未列入濒危物种。 8 印度灰叶猴 尾长:尾长达100厘米以上 外貌特征:印度灰叶猴体型纤细,体长约58.5-64厘米,体重9.9-13千克,颊毛和眉毛发达,以身长或尾部长得名,尾很长,适于树栖。 习性和行为:印度灰叶猴主要以树叶为食,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 栖息地和分布:印度灰叶猴主要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保护状况:近危。 9 黔金丝猴 尾长:尾长80-90厘米 外貌特征:黔金丝猴体长为60-73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毛的长度远不如川金丝猴长,背部长毛不明显,毛的密度较稀,裸露的浅蓝色面部皮肤也没有川金丝猴艳丽。 习性和行为:黔金丝猴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 栖息地和分布:黔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中国贵州省。 保护状况:近危。 10 长岛长尾狸猫 尾长:尾巴长70-90厘米 外貌特征:长岛长尾狸猫体长75-80厘米,重6-10公斤。马岛长尾狸猫外表及行为极度像猫,并且很像云豹,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习性和行为:长岛长尾狸猫非常灵活,可以由一颗树跳往另一颗树。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以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水生生物为食。 栖息地和分布:长岛长尾狸猫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保护状况:濒危。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