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氏火口: 外貌特征:道氏火口又称狼鲷,成鱼身长可达75厘米,外形怪异,有点像“怪兽”,皮肤呈银灰色,有黑色斑块,眼睛很大,嘴巴特别大,牙齿锋利。 习性和行为:道氏火口凶猛彪悍,性情异常暴躁,不适合与其他鱼混养,因为混养可能会伴随着杀戮和血腥。建议单独饲养,注意水质的清洁和氧气的充足,以及提供充足的食物。 栖息地和分布:道氏火口原产于中美洲。 保护状况:目前未列入濒危物种。 2 黑色食人鱼: 外貌特征:黑色食人鱼是食人鱼的代表,有血红色的眼睛和压迫性的体型。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嘴部巨大,可以使出相当于自身体重30倍的咬力。 习性和行为:黑色食人鱼凶猛无比,一旦发现猎物就会群起而攻之,能在短时间内吃掉一头活牛。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等多个流域,是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 栖息地和分布:黑色食人鱼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等多个流域。 保护状况:目前未列入濒危物种。 3 电鳗: 外貌特征:电鳗有着光滑的身体和无鳞的皮肤,体长可达2米,身体呈灰褐色。它没有背鳍和腹鳍,只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习性和行为:电鳗能够释放出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电鳗能自由控制要放出什么程度的电力,但没有牙齿,不能牢固咬住猎物,所以每次电击必致对方于死地。通常被电击到的鱼类会马上晕厥,连凶猛的食人鱼也不是它的对手。 栖息地和分布:电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保护状况:目前未列入濒危物种。 4 斑马狗头: 外貌特征:斑马狗头又称斑马河鲀,体型健壮,有着锋利的喙嘴和斑马纹样的身体。 习性和行为:斑马狗头具有攻击性,喜欢捕食和追逐牡蛎、贻贝、扇贝、蛤蜊、磷虾、招潮蟹、鬼虾、龙虾等。最好单独饲养,因为斑马狗头不能容忍其它鱼类的存在,会拼命攻击。 栖息地和分布:斑马狗头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保护状况:目前未列入濒危物种,但由于其攻击性和不适合与其他鱼类混养,需要注意饲养管理。 5 反天刀 外貌特征:反天刀体型较小,颜色为深褐色,下颚强而有力,尾巴为三角形。 习性和行为:反应灵敏,可快速后退游动,个性凶暴,日间常躲在角落,夜间会攻击同缸中大小体形鱼只,最好单独饲养。 栖息地和分布:分布于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保护状况:未被列为濒危物种。 6 大铅笔鱼 外貌特征:大铅笔鱼体型较大,呈铅笔形,身体深褐色、近黑色,头部有牙齿。 习性和行为:生性凶悍,吃得多,也长得快,喜欢吃活食,饥饿时会啃食混养的鱼。一般不建议与其他种类鱼搭配饲养。 栖息地和分布:分布于南美洲及其周边地区的淡水水域。 保护状况:未被列为濒危物种。 7 地图鱼 外貌特征:地图鱼身体覆盖着红色、橙黄色的不规则斑纹,形似地图。 习性和行为:凶猛而好斗,喜欢吃活食,可以吞食任何可接受的饵料。容易自相残杀,不宜与体形较小的鱼混养。 栖息地和分布:分布于南美洲及其周边地区的淡水水域。 保护状况:未被列为濒危物种。 8 罗汉鱼 外貌特征:罗汉鱼体型较大,色彩鲜艳夺目,身体上有肉瘤。 习性和行为:凶猛而好战,喜欢吃活食,可以吞食任何饵料。对人极富灵性,但对陌生人会攻击。 栖息地和分布:分布于中国的淡水水域。 保护状况:未被列为濒危物种。 9 鳄雀鳝 外貌特征:鳄雀鳝体型最大,外形类似鳄鱼,有粗壮的吻部和利齿。 习性和行为:凶残而好斗,喜欢吃活物,可以吃掉水域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容易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栖息地和分布:分布于非洲的淡水水域。 保护状况:作为一种入侵物种,鳄雀鳝在某些地区被认为是有害物种。 #秋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