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多肉盛行的年代,无论是在花市还是在花友圈,都能感受到多肉的热度。 可是,作为一个花卉爱好者,你是否经常在垃圾桶旁看到被丢弃的多肉植物呢?是的,这种珍贵而可爱的植物,现在正渐渐渐被人遗忘,难逃被丢弃的命运。 多肉在不久前曾是“红极一时”的明星植物,外表独特,颜值高,让人们为之倾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格却下跌了,变得寻常易得,甚至常常沦为赠品。 要知道,多肉植物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其可爱的外表之外,还有它们可以被观察为整个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变化,从幼芽到成熟。 不仅如此,还有着不同的品系、颜色和习性的多肉,可以满足我们对多样化的需求。 在你喜欢上多肉这种植物之后,会发现多肉植物的真正魅力,如它们的独特芽叶、细致的纹路,以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气质”。 多肉植物的可爱、简单、易于养护,让我们在对它们的关注中逐渐失去了对它们真正本质的认识。 它们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阳光、大自然的微妙气息的绿色生命。 它们不需菊花的那种繁茂、不需玫瑰的那种优雅,在它们那简单而又可爱的存在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到大自然的温暖与美好。 那么,红极一时,被人追捧的多肉,为什么被越来越多的花友所嫌弃和淘汰呢? ①多肉的经济价值 多肉植物既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但这个较高的经济价值,只是相对的。以桃蛋举例,当年的桃蛋,一株幼苗都能卖到几百元的高价,而现在,都沦为了“赠品”。 经济价值几乎为0,这样的多肉植物,让你能有多爱? 如果说,不谈经济价值,仅仅就关注一下观赏价值,桃蛋的观赏价值,在现如今也是提不起来了。 当然了,一些有些珍稀的多肉,还是有价无市的,有钱都难买,不过这些多肉植物,都有相同的习性,要么需要相当长的生长年限,要么对环境要求特别高等。 是很难进入市场流通的,只能欣赏一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 不过,这些注定不能流通的珍稀多肉,只能是小众,对多肉市场的走向起不到任何作用。 ②多肉植物的泛滥 前面谈到“桃蛋”从几百上千的价格,迅速沦为“赠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数量太多了。 多到栽种多肉的花友,人手一盆或者N盆,当然就价值大跌了,甚至在很多花市的垃圾堆上,能看到成堆的多肉小苗。 而造成这些多肉植物泛滥的原因,恰恰是它们自己,因为它们的繁殖难度几乎为0 ,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新手,都能100%繁殖成功。 掰下一片多肉的叶片,摆放在容器里,保证湿度,天天喷一次水,2周左右就能生根发芽了。 想一想,一个多肉植株上,有多少叶片,随便摘点下来,就能繁殖出一大堆,自然也就越来越不稀奇了。 ③多肉的度夏难关 多肉很好养,生命力很旺盛,有露天环境,基本没什么难度,还很容易养出好状态来,但有一点很难做。 如果不是在云南那些多肉的“开挂区”,再资深的养多肉高手,在多肉度夏这件事上,都是会被屡受打击的,无它,大部分的多肉度夏能力很差。 就算是那些专业的多肉苗圃里,度夏时,都会损失掉大批的多肉植物,更别说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在家里养多肉了。 每次过夏天,在多肉圈里,总是“哀嚎声”此起彼伏的,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敢问一下,你还有多少兴趣来继续养多肉? 就算能安全度夏,一身的养分也被消耗得差不多,在秋季的前半段时间要快速复壮,才能在后半段时间出状态。 但这样的操作,又能有多少人敢拍胸脯说,我家的多肉100%能出状态,回到巅峰?大部分时候,都是把一些已经长成“菜”的多肉砍了从头再来。 而又能在什么时候,能欣赏到多肉的绝美姿容呢? 既然养着多肉和养菜一样,还有什么意思,早早的淘汰掉,换上一些开花植物,至少每年花期的时候,还能看到一波波的艳丽花朵。 ④多肉的审美疲劳 喜欢养花种草的花友,其实更懂得这句话“审美疲劳”。一种花卉,或者是其中的一个品种,能养过1年以上,已经算喜爱了。 养了超过3年的,已经不太在意了,曾经的最爱,现在也是“路人”的既视感。 而超过了5年以上的花卉,可能会重新集聚起一些兴趣来,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家里上百种花卉,能养了超过5年以上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都是1、2年的花卉,很多人说养花费钱,这点我是赞成的,每年我都会买上二三十盆花,而总数却不见多。 一部分是送人了,一部分是养死了,还有一部分是被淘汰了,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审美疲劳”了。 多肉植物更是如此,它不像花卉,花朵看腻了,还能去折腾造型,造型折腾烦了,还能去玩玩嫁接。 多肉植物,时间长了,真的就看腻了,就会从最显眼的位置慢慢地移到角落里去,最后被淘汰,这是一个正常的规律。 综述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