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如今生娃,由不得个人,以前咱们是计划生育,一家只能生一个。可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号召大家赶紧生,老百姓却提不起啥兴趣。生娃这么私密的问题,为啥让国家这么操心呢? 都先别鸡动,表面上看这是个两性问题,其实是个经济问题。 所以,今天的话题就是:人口与经济。 人口发展的规律 话说人类繁衍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型 原始社会时期,大家的精神世界很贫瘠,一到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就只能活动活动。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多。不过娃虽多,但成天打猎打架,死的也快啊。所以史前很多万年里,地球上没攒下太多人。 所以,原始社会人口的特点就是: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第二阶段:传统型 到了农业社会,到晚上还是没啥事干,生了娃既能干农活,还能给养老,所以大家依旧“夜夜生哥”。耕地可和打猎不一样,没有生命危险,还有医学也进步了,很多病都能治好。所以短短几千年,地球上到处都是人。 因此,这段时间人口的特点就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第三阶段:现代型 到了工业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医疗更发达,死亡率再创新低。这时候按理说人口会泛滥,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不知道为啥,大家不喜欢生娃了,越发达的国家,越是如此。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咱们日后再聊,就先当它是个规律吧。 所以,现代人口的状态就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总之,人口和经济之间,大概有这么个规律: 钱少人少——钱不多不少,人最多——钱多人少 人口的利与弊 我们先来说说,人口多了有什么好处: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多,劳动力就多,不但能挑三拣四,价格还贼便宜。 庞大的消费群体。人活着就要吃喝拉撒,买房买车,对企业来说,这叫商机;对国家来说,叫消费能力。 潜在的人才资源。这么多人口接受教育,再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就会产生高端人才,可应对国际竞争。不多生几个,都不知道自己基因有多强。 但人口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会带来些麻烦,有啥麻烦呢? 耕地有限。农村土地就那么多,种出来的粮食有限,如果人太多,给谁吃?不给谁吃? 住房有限。城里地皮也就那么多,能盖的房子有限,如果人太多,给谁住?不给谁住? 自然资源有限。同样的道理,石油、煤炭、矿产都有限,如果人太多,恐怕就只能抢了…… 因此,人口的多少,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匹配。 所以说生娃看似是家事,但关系国家经济,因此也是国事。既然这样,国家就出了很多政策…… 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的人口政策,大概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1949-1978:无计划、高增长。当时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世界局势也紧张,需要人手,所以鼓励大家多生娃。加上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生娃和投资理财差不多,所以越生越多。 1978-2002:计划生育时期。但娃生得太多,问题也就来了,那个时候,很多年轻人被派到农村帮种地,叫知青上山下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知青回城后,还是没工作,所以1978年,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 2002年到2015年:计划生育松绑期。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已经习惯了计划生育,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你想想,两个大人生一个小孩,肯定是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 所以2001年起,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一旦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7%,就叫老龄化社会。 老人多点,能有啥问题?我们说,大概有这三个问题: 创造财富的能力低。很明显,绝大部分老年人已经不适合工作。 养老金缺口大。咱们国家的养老体系是,现在上班的人,每人交点养老金,养活退休的人。可如果老人比上班的人还多,那还咋养? 消费能力下降。人老了没啥欲望,基本上不花钱,老年人太多,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不足。 很明显,照这样下去,社会压力很大啊。 所以2002年开始,国家逐渐放开二孩政策,到2016年,这个政策就全面放开了。 说说现状 本以为全国人民憋了几十年了,终于可以爆发了,可实际情况是没有人愿意生。前面说过,经济越发达,就越不爱生娃。可咱们没发达国家的命,咋得了发达国家的病? 结婚迟。经济好了,大家的上学时间变长了,房子也变贵了,结婚当然就迟了。 生了养不起。生一个娃,从怀孕到成家,都要用钱砸,不敢算细账,我怕吓死你。 不敢生。要想娃健康长大,需要配套设施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总感觉有些事情,让人放心不下。比如:毒奶粉、假疫苗、坏叔叔等。 因此,生娃是门经济学。不管你生还是不生。更重要的是,你有对象了吗?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