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有的只是载不动的乡愁与逃不脱的城市, 记忆中小桥、人家、炊烟、篱笆…… 已渐行渐远。 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 城市人口“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 乡村田园环境, 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01 中国式养老 在首届澳大利亚·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渐渐增大,需求层次多样,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养老,其实就是一碗米,一杯水,一口气,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 “一碗米”—就是食品要安全,远离污染; “一杯水”—就是要有清洁的饮水; “一口气”—要有清洁的空气; “一扇窗”—能让老人看到外面的世界; “一扇门”—主要指无障碍环境; “一张床”—是指智能化的起居设备。 02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老人普遍都可以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盛方咨询认为:幸福的晚年生活不应只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物质基础,更应该满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追求。 1.安全感 老年人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逐渐下降,增强生活环境的安全感对保护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归属感 由于不再从事工作,生活范围变小,老年人会有逐步脱离社会的感觉。这时其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渴望周围的人或群体能接纳、认同并尊重自己。 3.邻里感 现在的老年人过去都曾经生活在传统院落或单位大院,在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相帮助中长大,所以其对邻里感的需求要大于年轻的一代。 4.成就感 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劳动力大不如从前,但许多老人还是希望能创造一些价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03 田园养老 1.田园养老的概念 田园养老是中国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田园养老"让老年人在亲近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实现老年人身体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 田园养老是以自然田园景观和休闲农业产业资源为依托,以田园式养老基地社区组织为主导,强调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参与。 老年人能享受包括老年居住、医疗保健、农业休闲旅游、娱乐文化等养老产品及服务,而得到安享晚年的一种养老模式。 04 盈利模式 1.耕地出租模式 利用部分农业用地,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耕地出租,老年人可以在租到的土地上种植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劳动不仅能增强身体,心灵也得以慰藉。 2.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基地可充分利用在经营菜地种植时,为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技术指导,学习种植手法,讨论种植经验。 3.采摘制度模式 在留出客户耕种的土地的同时,预留出基地的“经营”用地,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种植绿色健康的蔬菜,开展参观、体验、采摘等活动,提高知名度。 自己不愿意耕种的老年人,可为其办理采摘会员。每年缴纳一定的年费,便可定量在农庄的菜地里进行采摘。 4.社区活动模式 邀请参与耕种的老年人参加评比类项目,进行物质奖励,给老年人们极大的成就感,聚在一起讨论的同时增进感情。 5.养生餐饮模式 养生食疗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很多小病都是在调理饮食的时候消失了,基地可以自产自销,用自己种的作物,定制健康的老年人养生餐,一举两得。 田园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资源,满足老年市民回归田园的需求,同时也在不断激励着社会资本的参与,成为传统养老之外的又一新归属。 绿岭云商,海量苗木信息等你来选 买卖苗木,就来绿岭云商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