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美丽乡村,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自然之美融入了细微肌理,塑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滋养出更多丰富的内心。绿色生态、艺术设计、休闲娱乐、匠心文化、特色产业,这份包含了5个不同主题的特色“攻略”,将隐藏在三亚美丽乡村中不为人知的惊喜,①次性打包送你。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何在绿水青山中发掘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要面对和回答的长久命题,在这方面,三亚美丽乡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景区,集观光旅行、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于一体,打造成了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博后村依托亚龙湾景区发展流量,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刻画小镇形象、彰显小镇魅力,着力推动旧村居改造、环境美化等特色产业的培育。结合亚龙湾国际玫瑰谷,集文化类、餐饮类、体验类元素于一体的乡村游,吸引了省内外各个城市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被农业部评为“中国zui美渔村”荣誉称号的西岛,更是努力打造具有特色韵味的“美丽渔村”,坚持融合发展理念,真正蝶变成一个以“景区与渔村”实现共建共享的三亚典型的“美丽渔村”。 西岛渔村 乘船抵达西岛后,一下船你就可以看到碧海蓝天、天海相连的美景。西岛渔村风光旖旎、海风拂面,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清楚地看见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珊瑚、石缝中漫游觅食。 百年珊瑚石老屋改造的民宿、 精致唯美的小庭院、 涂鸦的网红墙或井盖、 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海上书屋…… 在“海的怀抱”中入眠, 那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中廖村 行走在山水掩映之中的百年村居、观赏山水黎歌、游玩黎家小院、体验竹竿舞,到村上书屋翻阅书籍、到木工坊体验手工木艺、去非遗学堂学活字印刷……这里有很多项目值得你打卡。春节,就来青山绿水环绕的中廖村感受黎族文化生态村的魅力吧! 中廖村通过借宿造景,引八方来客,将藏于椰林中由旧民宅升级改造而成民宿,既保留了黎族特色的元素,又富于浓郁的现代气息。 大茅村 而作为三亚新晋网红乡村的大茅远洋生态村,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融合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发展概念,是集亲子目的地、自然博物研学村、热带农业示范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村。 一条常年不断的溪水,将大茅村分成两大区域,一个是农业科技园区,一个是旅游体验园区。 这里有4个现代化智能生态瓜菜大棚,农耕文化是随处可以感知的,你可以带着家人采摘草莓、番茄等。当然,这里有电动滑板车、亲子自行车、马术等,满足你休闲观光、游览体验的需求。在房车营地和木屋住下,听虫鸟鸣叫,望星空璀璨,享乡村静谧,让你放慢脚步、放松心灵…… 博后村 博后村有小桥流水、玫瑰花海、田园风光,村里的哎岬湖公园更是值得拍照留念;现代主题风、北欧简约风、中国古典风,这里有风格多样的网红民宿,服务堪比五星级酒店;伴着博后民宿走红的,还有博后“夜市”,芒果、龙眼、海南特色小吃、黎族风味小吃、海南特色烧烤、清补凉、扶贫产品、特色工艺品应有尽有,满满都是人间“烟火气”。 而崖州区水南村、崖城村、凤岭村、北岭村等各乡村因地制宜所发展的“一村一品”,更是开拓出一条条属于乡村自身特色的振兴发展道路,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各个乡村蝶变焕新颜,以创建美好新农村来串联三亚新脉络。 农村要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能够建立特色产业,抓住了一个实现突破的机会,致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动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010年建成开园的亚龙共享农庄以尊重村庄自然风貌机理、引导和带动村民参与、还原村庄淳朴的田园风光为主线,通过珍果园、果蔬园等配套娱乐休闲场所,打造一体化特色农庄,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在菜园产业上落实农旅结合,坚持向土地要效能,千方百计让农业产业发展起来,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实现产业“造血”拔穷根。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成效跃然纸上,幸福的笑容在人们的脸上浮现。 点击链接↑《玩在亚龙农庄,共享悠闲“田园梦”》 位于热带的三亚是热带作物种植的天堂,旺盛的花海、疯长的植物、成荫的果树,乡村的土地就是它们天然的温床。依托生态领域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美丽乡村在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产业”的发展之路,乡村多了网红打卡点。 三亚的美丽乡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稳步推进。一个又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梦想、有诗意的美丽乡村正成为奋进自贸港的优质推动力。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