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正式迎来了高温季节,而这个季节也是苗木的旺盛生长期,水分和养分供应尤其重要。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土壤易缺水。苗木受旱时,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湿透苗床,以保持土壤湿润。此外,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旱涝并存。因此,在对苗木浇灌的同时,还需注意防涝。 浇水时间 夏季中午土壤温度高与水温差别大,若此时浇水会使土温骤然降低,植物根部受低温刺激,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夏季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 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应根据气候季节变化、土壤干湿程度等情况而定。喜湿植物浇水次数要勤,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旱生植物浇水次数要少,每次浇水间隔期可干旱数日;中生植物浇水要“见干见湿”,土壤干燥就浇透。 喜湿的园林植物,如柳树、水杉、池杉等植物应少量多次灌溉;而白蜡、五针松、油松等幼苗比较耐旱,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 水质选择 灌溉用水的水质通常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硬水是指含有大量的钙、镁、钠、钾等金属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上述金属离子量较少的水。 水质过硬或过软对植物生长均不利。给园林植物浇的水最好是微酸性或中性。若用自来水或可供饮用的井水浇灌园林植物之前,应提前一两天晒水,一是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二是可以提高水温。 叶面喷水 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都是从土壤和空气中汲取的,其中主要是从土壤中汲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所以不可忽视叶面喷水。 植物叶面喷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冲洗掉植物叶片上的尘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一般我们注重给植物浇水,却往往忽视植物叶片也需要水分。除了通过直接向土壤浇水外,还应通过喷水保持空气的湿度,以满足苗木对水分的要求。 不同苗木的浇水原则 1.乔木 浇水的时间要根据花木的类型及缺水情况来定。如松类、栾树、金叶女贞、国槐、法梧、银杏等耐旱性较强,适当的干旱对其生长有好处,水浇多了易引起烂根,甚至死亡。应在土壤外表发白、手摸土壤发干时才浇,一次性浇透。 2.灌木 根据土壤干湿度进行浇水,浇灌必须浇透根系层,但不允许积水造成苗木萎缩烂根。给灌木浇水要均匀,无遗漏。 3.藤本类 一般建议见干见湿,不要积水即可。藤本植物可大水浇灌,搭配每7-10天施薄肥一次,可以帮助植物生长更旺盛。 4.花坛、花境浇水 夏季天气干旱炎热时,应1-2天浇一次。个别枯萎的植株、杂草、蔫花要及时除去。并及时补种品种、规格与之一致的草花。 室外的盆栽、时花,夏秋季一般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春冬季视天气情况每一至两天浇水一次。 注意防涝 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旱涝并存。因此,在对苗木浇灌的同时,还需注意防涝。 苗圃易发生湿涝灾害,尤其是南方地区受梅雨天气影响,雨水较多,气温不稳定,要提前做好挖渠排洪工作,保证苗木不积水,不被淹。此外,注意长期高温干旱天气后,及时做好灌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