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意义 为了解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学会病害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调查资料的整理、计算方法和分析等。 二、材料用具 放大镜,尺子,病害调查记载表,调查病害的分级标准。 三、内容说明 植物病害的调查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及病害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其调查研究的方法,因病害的种类和调查目的的不同而异,可分为一般调查(普查),专题调查和系统定期定点调查。调查应遵循以下原则:明确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及要求;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方法;所获调查资料数据真实,且反映客观规律;了解调查相关的有关情况。本实验将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选择2~3种作物的1~2种病害进行一般调查(实验将分组进行)。 实验原理: 1、 病害调查的类别 1.1一般调查(普查) 普查是对局部地区植物病害种类、分布、发病程度的基本情况调查。 1.2重点调查 对一般调查发现的重要病害,可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它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环境影响和防治效果等,重点调查次数要多一些,发病率的计算也要求比较准确。 1.3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深入的研究某一个问题,是通过调查研究或者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互相配合,逐步提高对一种病害的认识。 2、发病程度的调查 2.1记载方法 2.1.1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发病田块、植株或器官的数目,从调查的总数,求得发病的百分率。 2.1.2分级计数法 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影响不同,可将病害分级,调查时记录每级发病田块数、平均发病率。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分级标准的用法。(马铃薯晚疫病) 另外分级还可用图或照像来表示,学生另查阅资料,此处不再讲述。 2.2感染指数 分级计数法的级别,有的不是根据百分率分级的,得到的结果实每一级中有多少个体,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计算感染指数来表示发病程度,即每一级用一代表数值,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 如:番茄早疫病的病株,分级情况如下: 2.3取样方法 病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取样原则是可靠又可行。 2.3.1取样数目 样本的数目要看病害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取样不一定要太多,但一定要有代表性。 2.3.2取样方法 2.3.2.1随机取样法:此法适宜于分布均匀病害的调查,力图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数目占总体的5%左右。 2.3.2.2“Z”形取样法:此法适于狭长地形或复杂梯田式地块病害的调查,按“Z”字形或螺旋式进行调查。 2.3.2.3平行取样法: 此法适宜于分布不均的病害,间隔一定行数进行取样调查。 2.3.2.4对角线法:适于条件基本相同的近方形地块的病害调查。样点定在对角线上取5~9点调查,调查数目不低于总数的5%。 2.3.3样本类别 样本可以整株、穗秆、叶片、果实等作为计算单位,样本单位的选区,应该做到简单而能正确地反映发病情况。 2.3.4取样时间 调查取样的适当时期,一般是在田间发病最盛期。 实验内容 选择病害较多、发病盛期的某一地块。根据实验原理对该地块采用适合的方法取样(取样部位可以是整株、叶片、穗秆等),进行一般性调查,记录该地区植物病害种类、病害分布情况和发病程度等。由于实验有一定难度,实验量较大,学生将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对一种病害进行调查,然后小组间进行综合得出该地区某些农作物的发病总体情况,具体内容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