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养多肉,不用担心徒长掉叶,做好这几点就有胖嘟嘟叶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不正是此时人们对秋天的最佳认知。关注日历的朋友都知道,几天前于节气上已然正式立秋。 虽说受秋老虎的影响,高温天气还将持续那么几天,但如果平时有留心观察的话,大家就会发现自家原本于盛夏时分进入休眠状态的多肉竟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可真是可喜可贺啊,难怪人们总说秋天是多肉生长的旺季呢,此话果然不假。不过,也有朋友对植株的上色问题心怀担忧,害怕秋日的光照强度无法满足多肉的生长需求。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嘛? 首先,于多肉而言,出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与植株能否养活比肩,而这也正是判断盆栽是否养护得当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些朋友对此存在误解,认为气温下降的同时,光照强度也会同比降低,进而影响到多肉的上色。 事实上,多肉的确要靠充足的阳光暴晒实现胡萝卜素合成从而叶片变色的目的,但往往大家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植株们对光照的需求是有限的,太过强烈富裕的光照不仅无法达成原本的目的,反而会背道而驰,轻者植株自行进入休眠状态,重则植株的叶片上大量出现被阳光灼伤的印迹。因此,专家们才会认为夏天并非理想的多肉养殖时间。 其次,无论气候还是水土,或者其他方面的条件,秋天都比夏天、冬天拥有更多的养殖优势。一方面,秋天的气温趋于凉爽,温度、光照皆有所降低,刚好处在能够满足多肉上色对光照的需求,这样大家还不用担心植株会有晒伤的风险。 另一方面,人们总说秋风萧瑟,比起夏天,秋风送爽,通风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各种病虫害失去了爆发的条件,自然养殖多肉时容易出现的黑腐、化水等问题也就成功销声匿迹。 小花认为,为了有效避免植株再对外表现出过分徒长,以至光杆的问题,小花建议大家注意好这几个方面。第一,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保持每天六小时以上的光照;第二,除了既定的日常浇水外,还应通过经常性的往植株上喷洒水分达到保湿的目的,特别是身处干燥北方地域的朋友,这点尤其重要;最后,理想的施肥频次是赶在秋天的开始和末尾各施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