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发现土壤长毛,影响花卉生长吗?这样换盆换土还有得救 对于有养花习惯的花友们来说,都知道盆栽里面的土壤是植株生长的关键。在养护植株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土壤长毛的现象,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也让不少花友束手无策,今天小花就来给大家支支招,看如何解决这种情况。 原因一:土壤过于潮湿 如果泥土一直都处于湿湿的状态,那可能会导致盆栽里面滋生了很多的病菌,这样的话时间一长自然就长出毛或者板结了,不仅看起来难看,而且还会导致植株的根系腐烂。 解决方法:如果土壤太过于潮湿的话,花友们需要用小铲子给它松松土,同时将整个盆栽搬运到通风的地方,帮助它里面的水分更好的蒸发出来,避免积水。 原因二:土壤本身带有菌种 一些花友习惯直接从野外找来泥土养护植株,结果这些土壤没有经过消毒,里面可能含有一些菌种,比如蘑菇木耳等等,跟土壤混合起来自然就容易长毛和板结了。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将植株从土壤里面先挖出来,然后将盆栽给清洗干净,接着更换新的土壤,重新进行栽种,这样才能恢复健康的状态。 原因三:土壤被细菌感染了 在养护植株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壤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本身就带有细菌和病毒,这样的话长毛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中,周边空气的湿度比较高,植株在开放的时候更加容易引来一些菌体,土壤自然也就容易被感染,从而影响到了植株后续的正常生长。 解决方法:要是发现土壤被菌体感染了,那就要向里面施加一些消毒的药剂,比如多菌灵溶液就是专门拿来杀菌的,这种情况是针对花盆里面已经栽种了植株的。如果盆栽里面还没有栽种植株的话,那就可以将泥土给倒出来,平摊在地面上,这样在太阳上暴晒也能解决问题。 如何预防土壤长毛 第一、从野外找来的土壤要检查消毒 如果花友是从户外挖来一些土壤作为植株的基底,一定要先检查清楚,看看里面是不是隐藏了一些菌种等,同时还有虫害,如果发现的话要先处理好,这样才能拿来栽种。可以先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还可以喷洒药剂,给土壤做好消毒的工作。 第二、定期更换土壤 就算是健康的泥土,养护了一段时间也是需要更换的,毕竟土壤本身的活力是有限的,定期更换能避免这种长毛的情况出现。而且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检查一下盆栽内部的健康情况,一般来说是每隔一年的时间更换一次盆土,让新的泥土带来更多的活力,从而延长植株的寿命。 小花认为,在养护植株的时候,还是需要时刻关注自家基底土壤的状况,要是长毛的话,那即使其他养护的条件再好,也是难以挽回的,还是要对症下药,必要的时候更换新土,给植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