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远望,与菊花共一场大醉 ,可有故乡入梦来? 关注我们 带您了解更多的养花知识 菊花的植物文化 菊花是秋季盛开的典型花卉,它花型多样,花色丰富鲜艳,而且具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菊花在中国的栽种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礼记·月令篇》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离骚》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01文人墨客的精神象征 菊花中国古代文学中是被文人墨客提及频率最高的植物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花开的漂亮,花期比较长,更是因为它是许多古人精神的图腾。 它有着黄巢笔下“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英雄气概;是“林间叶赤百花残,冷艳随风谁与弹;大雁无须传警令,菊华屹立傲霜寒。”的花四君子之一;还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的代表。 唐代诗人元稹在《菊花》一诗中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感叹,写出了它不与百花争艳,独伴暮秋的清雅、高洁,它高尚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追慕。 02长寿吉祥的代名词 菊花在秋季开放,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又把它作为了秋天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还被赋予了长寿、吉祥的含义,在古典文学中经常将它与重阳节一起提及,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在重阳节,有的地方还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的习俗。 03寄托逝去亲人的哀思 菊花还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每逢清明、寒衣节,人们扫墓祭祖时,经常会将带一束菊花送与逝去的亲人,以此聊表自己对亲人的想念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