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园子的岁末时光,当凛冽寒风渐起,多数蔬菜纷纷谢幕,辣椒却有机会以老桩之姿迎接寒冬,储蓄能量,待来年续写丰收篇章。留老桩过冬,是一场人与植物携手抵御低温、守护生机的精细 “战役”,需步步为营,巧用妙招。 植株选择与修剪先行 并非所有辣椒植株都适合留作老桩,要精挑细选 “潜力股”。优先保留生长健壮、无严重病虫害、枝干粗壮且根系发达的植株,它们如同经验丰富的 “战士”,更具抗寒 “体魄”。在秋末,辣椒生长放缓、果实采收殆尽之际,大刀阔斧却又细致入微地修剪。剪掉枯枝、病枝、细弱枝,削减植株 “负担”,集中养分供应主干与关键分枝;同时,适度截短顶部嫩梢,控制生长点,促使植株从营养生长向 “储能越冬” 模式转变,宛如给辣椒 “理发塑形”,以利落干练之态迎霜寒。 保暖防护 “装备” 升级 “寒从脚下起”,对辣椒老桩而言,根系保暖是关键。可先在植株根部周围培土,深挖沟渠,将疏松肥沃土壤轻柔堆积于根部,筑起厚实 “土棉被”,保护根系免受冻害,土堆高度依植株大小约 15 - 30 厘米不等。再者,裹缚 “外衣” 添暖意,用干草、棉被条、旧衣物等材料,自下而上缠绕枝干,或搭建简易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白天阳光穿透升温,夜晚锁住热量,恰似微型 “温室”,为辣椒营造温暖小天地。若逢极端低温,还可在棚内放置热水袋、暖宝宝等临时热源辅助增温,确保植株不被冻僵。 水分与养分 “精打细算” 冬季辣椒生长几近停滞,水分需求锐减,秉持 “宁干勿湿” 原则,减少浇水频次,防止土壤湿冷结冰伤根。待天气晴好、土壤干裂时,选正午时段少量浇温水,润透土壤表层即可。养分补给也从 “大餐” 换 “小灶”,暂停氮肥施用,以免催生嫩梢,削弱抗寒力;适量追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溶液灌根或叶面喷施,增强细胞液浓度,提升植株抗冻性,恰似为辣椒注入 “耐寒能量剂”,助其在冰天雪地稳扎根基。 光照与通风 “巧妙拿捏” 冬日暖阳珍贵,要保障辣椒老桩充足光照,及时清理棚膜灰尘杂物,让阳光毫无阻拦洒入,唤醒植株 “光合作用” 机能,积累养分。但晴暖午后,别忘适度通风换气,拉开拱棚缝隙或揭开部分覆盖物,驱散棚内湿气、浊气,引入新鲜空气,防霉变与病害滋生,如同给辣椒老桩做 “有氧健身操”,保持机体健康,在漫长寒冬维持活力,静候春潮涌起、新芽绽露,再度燃起满园 “辣意”。 作者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