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石盆景是盆景艺术中备受青睐的一种风格,它首先将植物依附在石头上,待根系稳固后,再将其融为一体。 附石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借助于对高山旱附石进行轻度打磨来创造美丽的微型景观。这种技法通过将植物栽植在石头的自然凹槽或洞穴中,实现了石头与植物的精美融合,生成了既有岩石的刚毅又有植被的柔美的景致。常选用的石头具有高密度和陡峭独特的特点,而栽种的植物则多为耐旱且根系强大的树桩,如山松和柏类等。此外,红枫、郎榆、朴树和杜鹃也是常用的植物材料。 完美嵌入石材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附石盆景与那些仅仅使用景石作为装饰的盆景是不同的。 很多盆景作品是由树木桩子和奇特的石头搭配而成,它们之间的间隔或大或小。在视觉效果上,通常是以较高的树木桩子作为主体,较低的景石则起到衬托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石头并没有与树桩生长在一起,只是作为配件来增添盆景的美感。这样的作品如果仅仅是树桩和石头的简单组合,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真正的附石盆景。 1、选择材料 对于石料,我们希望选择那些拥有明显纹理或色彩差异的,带有自然孔洞和沟槽的石头,或者是适合进行人工加工的类型。这包括了像龟纹石、鸡骨石、菊花石、松皮石、斧劈石、木化石、钟乳石、灵璧石、砂岩、浮岩、以及大理岩等不同种类的石材。 对于树桩,则是偏好那些根部形态优美的,具有足够的根长和分叉,而树干形状可以相对次要。举例来说,这些包括了六月雪、榕树、山榆、郎榆、黑松、罗汉松、柽柳、杞柳、枸杞、火棘、黄荆、黄杨、三角梅等树木的桩材。 树桩抱石型 二、高山附石盆景的几种造型 ①结合岩石的树桩型。这种造型方法适用于树桩的主干不够理想的情况,通过将石材作为主干的替代品,与树桩自然融合,从而在视觉上弥补树桩的缺陷。从远处看,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近看则能发现石头和树桩的完美结合。 造型要点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