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是一种在农村常见的小型灌木,虽然它不是最好的盆景材料,但它的特征十分鲜明。胡颓子的最大优点是其桩头形态美观,且枝头上常挂满红色果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采集也非常便捷。 在创作胡颓子盆景时,人们很少采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因为这些方法的生长速度过于缓慢。相比之下,使用下山桩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很多盆景爱好者在挖掘胡颓子时,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处理下山桩的根系,这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步骤。 采挖注意细节 挖掘胡颓子下山桩时,通常需要在现场进行修剪和压缩。在修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原有的土壤。由于胡颓子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耐旱性,不怕寒冷,因此挖掘工作应尽早进行,最好在树液开始流动之前完成。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沿着地面上裸露的阳根轻轻梳理,不要随意剪断阳根的侧根;然后剪除一些垂直的主要根系和杂乱无章的阴根。对于较大的土球,可以使用小型工具将其切割下来,避免使用铲子或镢头进行敲打。 细根比粗根更具活力,毛根比须根具有更强的再生能力,长根比短根更容易生根。因此,对于一些美观的老桩,我们应该保留长根和根毛。有些朋友认为长根不利于上盆,但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将胡颓子箱栽1-2年后,剪口处会萌发出许多须根,此时可以将妨碍的长根回缩,不会造成影响。 挖掘完成后,应及时使用草绳将土球缠绕起来。首先打上五星线,然后缠绕整个土球,确保草绳的缠绕紧密且牢固。 桩头修剪 首先,要确定观赏面。如果观赏面缺乏提根潜力、主干有后仰或前趴的问题,或者桩头形态缺乏节奏变化,都不应选择。 根据桩头的生长趋势,选择和保留合适的主干,定干时要顺其自然,不能违背其生长方向。任何与主干生长方向相反的枝条都应尽早剪除,否则几年后会变得越来越难看,成为鸡肋般的存在,让人难以割舍。 其次,要确定造型。最不理想的造型是披头散发形,这是很多爱好者常见的错误做法。建议从丛林桩、双干式开始,然后决定缩剪方式。 通常要去弱留强,不应去强留弱。因为胡颓子下山桩的主干非常宝贵,留强干能更快成型。 缩剪技术要点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