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许多盆景已经开始移入室内,进入了冬季管理期。虽然我们已经看过很多关于盆景在春、夏、秋季养护的文章,但冬季的养护管理常常被忽视。到了第二年春天,当万物复苏的时候,有些盆景却迟迟没有发芽迹象。轻轻折断一个小枝条,发现早已干枯,这时才意识到这些树桩盆景在冬季已经悄然死亡。此时再想补救,已经无能为力,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因此,对于树桩盆景的冬季管理,绝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我将简要讨论一些冬季盆景养护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何时入室 在“霜降”之后,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落叶,并将养分转移到体内进行积累,进入休眠状态以应对寒冬的到来。对于树桩盆景的冬季管理,首先要明确哪些需要在室内过冬,哪些可以在室外露地过冬。对于需要室内越冬的南方树种,尽量晚些入室,让树木经历一个较长的低温适应期,这就是所谓的“秋不入”。这样不仅能让树木逐渐适应寒冷的冬季环境,避免因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新梢生长、消耗养分和降低抗寒能力,还能在低温环境中杀死树木上的寄生虫卵。 具体的入室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入室前的这段时间,要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特别是防范霜冻。当气温降至0℃时,不必立刻入室,只需在夜间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物保护,防止霜直接打到枝叶。只要温度保持在0-5℃之间,锻炼20天左右是有益的。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黄淮地区在“小雪”前后入室也不算太晚。入室后,也不要马上完全关闭门窗,应逐步减少开窗时间,让植物逐步适应新的气候环境。 二、保暖防寒 对于适合在北方户外越冬的落叶树种以及松柏类盆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树种的耐寒性、摆放位置、盆的深浅等情况进行具体处理。例如,金银花和银杏等树种能够承受-40℃的低温,无需特别防护即可安全越冬。对于放置在地面的深盆树桩盆景,尤其是那些已经长出偷生根的树桩,利用这些偷生根可以显著增强其抗寒能力,因此不必切断偷生根,也不必移动盆的位置,它们可以在原地安全越冬。 在冬季初期,不耐寒的盆景以及微型和小型盆景应移入温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并定期开窗通风。对于福建茶、九里香和榕树等南方植物,夜间需要额外加温,确保室内温度不低于五摄氏度。然而,必须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植物过早发芽。早发的嫩芽通常较弱,可能影响次年的生长,并增加病虫害的风险。 然而,对于浅盆树桩和架高放置的树桩盆景,特别是那些放置在屋顶平台上的盆景,无论盆的大小和深浅,都需要采取防寒措施加以保护。在一些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寒冷,屋顶平台上的盆景(如石榴盆景)可能会被冻死。原因在于平台上的风力大、空气干燥、温度极低,再加上多数盆景的盆较浅小,容易被冻透。尤其是果树盆景,在大量结果后,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都输送到果实中,导致树体营养消耗严重,细胞液浓度降低,树液的结冰点升高,从而大大降低了树木的抗寒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树桩盆景的越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其实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培土、挖沟、避风、搭建简易温棚等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盆景去盆或将带盆的树桩集中埋入地下,封土略高于原土面,浇一次透水,上面覆盖稻草等物,整个冬天就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就能安全越冬。对于没有条件的,则需要想方设法创造安全越冬的环境,可以通过集中后用锯末、炉渣等物覆盖,或者搭建简易大棚。对于不易搬动的特大、大中盆景,也可以就地用破被套、棉絮等保温材料包裹,并外罩大塑料袋。 三、浇水不能马虎 在冬季管理盆景时,浇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容忽视。与夏季每天浇水相比,冬季浇水的频率较低,因此更容易遗忘。对于温室中的盆景,由于它们集中在一起,定期检查通常不会出现问题。然而,那些放置在室内角落或床下的分散盆景则容易被忽略,导致因缺水而干枯。据有经验的人士指出,冬季盆景死亡的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忘记浇水而旱死的,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盆景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减缓,所需的水分较少。因此,盆土保持适度干燥为佳,以防积水导致根部腐烂或提早发芽,同时还能维持树体内细胞液的高浓度,从而增强抗寒能力。冬季一般不需要施肥,但如果计划在次年不换盆,可以在冬季将固体有机肥施于盆壁四周,注意尽量避免损伤根系。 四、室外盆景 防寒、防雪 对于一些户外的盆景,如松柏类或其他种类,平时应放置在避风且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养护。然而,在下雪天或冰冻时,最好将它们移到没有积雪或冰冻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过重的冰雪压断枝条,使盆景失去原有的美观。特别是小型和浅根的树桩盆景,可以用麻布或草绳包裹根部,以避免根部被冻坏,从而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给盆景浇水是其日常护理的关键环节。由于盆栽的土壤量有限,很容易变干,如果不及时补水,植物可能会因缺水而枯萎甚至死亡。然而,过度浇水也是不可取的,会导致植物徒长,而且如果盆土长期过于湿润,会影响根部的呼吸,可能导致根腐病致死。因此,给盆景浇水必须适量,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作为盆景的主要材料,如松科、柏科和榆科的树种,通常可以在室外安全越冬。这些树种在冬季会进入休眠状态,新陈代谢减缓,因此需要减少浇水频率。然而,在霜冻来临之前,必须确保盆土保持湿润,以防止植物根部被冻伤。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并且能填充土壤中的空隙,将空气挤出,从而保护根部不受低温伤害。因此,需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建议在中午进行浇水,当气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要彻底浇透水,以避免冻害。在霜冻到来之前,务必给植物浇足水。 五、修剪 在冬季,松科和柏科的盆景可以进行修剪。由于此时树木的生理活动较为缓慢,修剪不会导致树脂流失而引起植物死亡。对于落叶树种,当叶子掉落,树的骨架清晰可见时,就可以进行大幅度修剪。修剪时,可以剪掉枝条的一半,并去除顶端的弱枝,这样可以让明年的新芽在强壮的枝条上萌发,芽也会更加健壮,否则枝条的生长势头会逐渐减弱。(冬季是修剪五针松的最佳时机)。 虽然冬季是许多盆景的修剪时机,但也要避免在极寒的天气进行大规模修剪。最好选择相对温暖的天气,有利于植物更快地康复。 六、减少施肥 在冬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养分吸收量减少,因此通常不需要施肥。此时病虫害也较少,但在温室中仍可能出现少量蚜虫。可以使用2000倍稀释的杀灭菊酯进行喷洒,或者喷洒300倍稀释的石硫合剂,以预防和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