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的创作过程涉及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实体的深刻影响,必然包含了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一个重要因素是创作者受自身价值观、方法论和心理倾向的影响,可能导致对某些方面过于重视或忽视,从而阻碍盆景创作的深入和精细发展。 一、重绿轻骨(重常绿树种,忽视落叶树种) 常绿树盆景因其在寒冷冬季仍能增添绿意而受到市民的喜爱,这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专业的盆景艺术家,不应有这种偏爱。相反,落叶树盆景随着季节变化展现出不同的美景,即所谓的“既可观叶又可观骨”。例如,槭树类盆景在春季嫩芽初绽,夏季浓荫如盖,秋季红叶如火,冬季枝干苍劲有力。其形态内容远比常绿树丰富多样。有的盆景艺术家为了创作需要,甚至将常绿盆景摘叶观赏,称为“脱衣换锦”,这正是这个道理。 二、重大轻小 在盆景艺术的领域中,存在一种显著的倾向性,即过度强调作品的市场价值,而相对忽视了其艺术表现力和内在品质。尽管行业内部已对参展盆景的尺度及容器高度设定了明确的限制标准—超出规定尺寸(如超过盆面120厘米)的树木盆景将无缘奖项,但实践中仍有众多创作者倾向于“以大为尊”,追求大型作品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和商业效应,使得小巧精致的微型盆景遭受冷遇。这种偏好不仅体现在创作取向上,更反映在一些展览评审过程中,部分评委基于市场价值而非艺术成就进行评判的现象,加剧了“重大轻小”的风气。 三、 偏爱外地稀有品种,贱看本地“特产” 盆景界还面临另一重挑战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