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创作树桩盆景时,构思、养桩和造型是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其中,养桩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养桩具有放养、盆养、箱栽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并且涵盖了成活率、养干、蓄枝等重要内容。若养桩效果不佳,应生长的枝条不生长,不应生长的枝条却冒出来,如此便无法进行造型,或者难以制作出精美的盆景。不少朋友并不了解盆景蓄养的相关内容,对“蓄养”这一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 放养蓄枝,达到上细下粗目的,图1 1、养干。蓄养树桩主要包含养干和蓄枝这两部分内容。其中,主干为盆树的关键部分,是连接树冠与根盘的枢纽,具备输送养分、支撑树冠的功能。主干的粗细、力度、走势对整体造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不同树种,其采挖老桩的方式对养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创作树桩盆景时,应依据树桩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盘根、蓄根、养干操作,进而蓄养要枝、侧枝、分枝,即各级枝脉。例如,对于生长速度缓慢、截面愈合速度慢的树种,像松柏类以及杂木类中的金弹子、老鸦柿、黑骨香、银杏、紫檀、黄檀木、黄杨等树种,在采挖时需最大限度地保留好根、干、枝;对于生长速度快、伤口愈合快的树种,若其根盘状况佳,但干形不理想,如树干高大且走势差,则可果断截除主干,重新蓄养,以利于盆栽,如映山红、福建茶、雀梅、金豆、六月雪、榕树等树种。 九里香主脉次脉细脉形成 ②蓄养粗干。许多下山桩较为粗壮,截桩之后截面较大,可制作成双干;较细的截面则蓄养成单干。例如枸杞、火棘、三角枫、红枫、榆树、福建茶等速生树种,其根盘虽佳,但树干并不理想,可进行杀桩缩剪,并将主干的截面纵剖为双干或者三干。需要注意的是,仅杂木类树种适用,一般的盆景爱好者不适宜对松类素材进行剖干操作;并且要把握好季节,以春季萌芽之前为最佳;以熟桩为宜,不适用于生桩。双干式应把主干截成一高一矮,一主一次,高低错落有致。在实践过程中,次干的高度不宜超过主干的2/3,进行放养任其生长,从而蓄出主干。在蓄养主干期间,使用金属丝攀扎底托枝、侧枝、分枝,然后再进行剪截蓄枝。如此经过数年反复的养桩、蓄干、攀扎操作,盆树会逐渐饱满成型。 主脉次脉蓄枝完成 ③蓄养单干。根部状况较好但粗度较细的树桩,若主干不符合理想要求,可于弯曲部位的承启高度处截去,重新蓄养主干,以制成单干式盆树。 蓄养多干,完成过渡 2、蓄枝。养干犹如构建龙骨,蓄枝恰似生长羽毛,若无枝则仅为摆件,只能成景而无法成树。在创作树桩盆景时,常见的问题多为出枝位置欠佳,枝与干、枝与枝之间的粗细比例不够自然,排列疏密不尽恰当。树桩的生长规律为上细下粗,有经验的盆景创作者通常会采用抑上养下的方式,使下部枝条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如此方能形成三角形的丰满树冠。 主干和要枝蓄养完成 蓄养枝条宜于根、干造型完成大半之时进行,确切而言,剪口需基本愈合且完成过渡之后,再对枝冠加以制作。在蓄养主干之际,通常采用放养之法,可由下而上,先培育枝,后培育托枝,逐步培养一级主脉、二级次脉,越是靠近顶部枝冠之处,成型速度越快。故而越接近上盆之时,应及时剪去牺牲枝,当下部枝干蓄养至一定粗度时,再蓄养侧枝,并逐步向上培育。部分爱好者倾向于上下枝条同时培育,实际上这是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上部枝条竞争力过强,会导致下部枝条无法生长。 完成蓄枝要5-8年 蓄养剪口是养干的一部分。 ①愈合力存在差异。我们采挖的树桩,在缩剪时会形成若干剪口。若剪口愈合状况不佳,便会逐渐溃烂,进而影响锥度过渡。由于各地气候与树种的不同,剪口大小、生长速度存在差异,树桩的愈合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落叶树种的愈合能力较强,松柏类的愈合能力较弱;剪口较大时,最好采用地栽养坯的方式,不要急于进行造型。在枝条定位之后,任其生长而不加约束,剪口愈合的速度会快很多。在缩剪时,许多人都采用平剪的方式,认为这样伤口小愈合快,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在斜锯之后的剪口处,需要用刀将中间部分的木质部去除,使剪口呈斜面的凹形,这样更有利于剪口愈合。 棚内养殖蓄枝快 ②愈合枝条。杀桩之后,剪口附近会萌发出若干枝条,这些枝条能够带动剪口的愈合组织,对剪口愈合有益,所以不宜进行疏剪。不过需要注意对这类枝条的基部进行攀扎,防止这类枝条竞争力过强。特别是造型枝的基部,应具备掉拐走势。有时剪口过大且附近无带枝的情况,会造成愈合困难。这时可采用靠接法,利用该树下部的枝条靠接于剪口处。在嫁接愈合之后,剪去嫁接部位下部的接枝,使上部的嫁接枝条继续放条以蓄养剪口。 剪口枝条带动愈合,任期疯长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