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为清供,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勃勃的生机迎面扑来,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的“活”意,使人感到造化原来如此奇妙。 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产生如此的活力,有令人玩味不尽的机趣。 盆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形成在宋代。 盆景的诸种形式到了两宋时期已经具备,盆池、盆花(如盆梅)、盆山(即山水盆景)等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都已进入成熟期。 宋代文人和哲学家普遍重视盆池、盆栽和盆景艺术,因为他们把这当作“观天地气象”的手段。周敦颐“窗前草不除”,要借此“观天地生物气象”。他在盆池的“风波”中吟咏,领略天地生生的趣味。 他有《盆池》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