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市民汤华家的庭院,仿若置身于一处世外桃源之中。此间有亭子矗立,有水景流淌,更摆满了多达 120 余盆形态各异的盆景,有的古拙苍劲,有的飘逸轻盈,有的意境深远。 今年已届 68 岁的汤华,自称乃是一位“奔七”老者。2012 年,他将市区的房产变卖,与老伴一同迁至距市区 15 公里之遥的郊区盐河镇。于此,打造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私家盆景园。他仿若既是一位质朴的农民,又似一位超脱尘世的仙人,于盆景的天地里尽情享受着生活的意趣。 在位于淮海南路旁的汤华家中,记者见到了其历经六年时间精心打造而成的私家盆景园。此盆景园于 2011 年汤华迁至此处后开始设计构建,耗费六年光阴方才彻底竣工,占地约 1100 多平米。汤华为其取名为“乐仙居”。 尽管已然入秋,然而乐仙居里仍旧生机盎然。有葱翠的松柏,有金黄的硕果,有缕缕的桂花香,亦有鸡鸣狗吠之声。院子中央的水池中,尚有鱼儿悠然游荡。汤华与老伴二人过着仿若隐居般的生活。 “我每周会赴市区购置些许生活必需品,多数时候,我皆与老伴以及我的小孙女于此生活,甚是清静自在。有时会有喜爱盆景的友人前来游玩,谈天说地,交流技艺。”汤华身着一袭已略显褪色的衣裳,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纵然已是满头华发,但他依旧干练、精神抖擞 。他无畏风吹日晒,每日犹如农民关切自家的庄稼一般,关怀着自己的这些盆景。院子里的盆景总计 120 余盆,每一盆皆为汤华亲手培育、修剪、设计而成。 目睹这些盆景,令人不禁为其精致、独特而惊叹。有俯首垂枝的黄杨,成双成对的刺柏,古朴沧桑的真柏、迎风飘摇的璎珞柏、硕果累累的老鸦柿,造型苍劲、错落有致的山石盆景……每一盆皆别具一格,令人称奇。 “2004 年,于一次偶然契机,我聆听了一场有关盆景的培训讲座。实则在此之前,我亦曾养护过花花草草,只是未曾用心。借由此次讲座,以及与他人的交流、研习,切实领略到了盆景的魅力,体悟到了盆景的内涵,故而自那时起,我便购置了诸多盆景。 ”退休之后,他更是将全部精力皆倾注于盆景之上,但凡遇着喜爱的盆景便购回。“实际上,要打理如此众多的盆景,每日仍是颇为忙碌的,一年四季皆不得清闲。每年自 2 月中下旬直至清明节,需为它们换盆换土。春季之时要养护、浇水、施药;夏季要治虫;秋冬则要修剪枯叶、老针。” 在汤华家中,每盆盆景皆如他自己的“孩子”一般。记者看到了一大摞形形色色的国家级、省级获奖证书。他时常携这些盆景前往全国各地参展。他言及参展之目的,主要乃是为了与更多之人交流,提升技艺,尤其是向一些大师学习养护盆景的经验。于他而言,欲将盆景养好,不但要走出去与更多之人交流,还需耐得住寂寞,潜心进行实践和研究,断不可心生急功近利之念。 因汤华的盆景极为精美,故而一些盆景爱好者观之过后,欲购买他的盆景。然而熟悉他的友人皆知晓,他向来不卖盆景。这么多年,他一直“只进不出”,一盆亦未曾售出。有的盆景与当初购买之时的价格相较,已然翻了几十倍、几百倍,可他亦未曾心动。实际上,不但未盈利,养护盆景还需诸多金钱投入,汤华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