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只选择独株盆栽。 但是有些却不可以,其是群生品种,最喜欢默默地扩散地盘,不停地衍生出新的株苗,从一株株成长一丛丛,具备更高的观赏价值。 而养殖多肉植物小米星就有这样的“幸福烦恼”,其往往在盆栽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长满盆,间接地为我们秋季换盆土分株带来不必要的苦难,促使我们在脱盆的时候无从下手。 殊不知,虽然多肉植物小米星占据了整个花盆,但是我们可选择“舍得孩子套得狼”的方案,舍弃花盆,然后尽量保证小米星的根部完整性。 当然,若舍不得,那么,我们就按照传统的脱盆方法,事先控水,然后再去敲击花盆外部,一点点地帮助土壤包裹着的花根脱离花盆。 这样的做法会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根须被扯断,但是只要在分株的时候,将瘦弱的株苗和健壮的株苗“捆绑”,将其当做一个小集体,然后栽种到同一个花盆里,有了适宜的环境以及土壤培育,两者将会互辅互助,全部都存活下去。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采取浸泡的方式将小米星从花盆里脱离出来,但是因为至少需要浸泡上2小时以上,花土才能有所松动。 而这样的做法将会导致需要在上盆前晾晒下肉根,否则肉根中蕴含的水分较多,一旦再浇灌定根水,那么,株苗往往就会直接出现腐烂化水的情况。 另外,脱离了旧土的小米星,分株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准备上盆的工作。 一般由于小米星是多肉植物,其肉根相对敏感。 所以居家盆栽的情况下,需要同步准备上适宜的通用土壤,且将过多的纤细根须全部修剪掉,这样只留下2、3厘米的主根,此后才可以在土培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萌发出状态更好的新根,再次嗖嗖地窜满盆。 【一物一拍】蜡笔 小米星锦群生多头老桩多肉植物韩国进口 淘宝 ¥13.2 ¥ 15 购买 已下架 当然,若不喜欢购置多肉专用的通用类型的土壤,想要自己配置,那么,路边土和细腻的沙子以及腐熟的松针土等搭配,一般混合比重为3:3:1。 另外,混合均匀之后,我们需要使用暴晒的方式简单地杀菌消毒。 而挖坑栽种好小米星株苗之后,我们需要先压紧肉根附近的土壤,同时将和气温差不多温度的水浇灌到土壤中,事先往水里混合上适量的多菌灵以及生根剂,帮助多肉小米星尽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除此之外,小米星作为多肉,其本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高,所以居家盆栽的期间,由于土壤里有机质的比重占据了将近30%,因此在栽种前半年内几乎不需要另外施肥。 当然,若想要施肥,则只能用水溶肥,最大限度上控制或随时监测小米星茎叶的生长速度,抑制徒长现象,让群生的多肉植物小米星也能呈现出美好的形态,具备更高的观赏价值。 另外,服盆阶段的小米星,不能被安置在太阳直射暴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