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兰威斯兰德(Westland)农民住宅及其周围环绕的大量温室,荷兰已经成为农业创新领域的领导者,并为战胜饥饿开辟了新的途径。 2 威斯兰德已经成为荷兰的“温室之都”,大量人工照明给这里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诸如此类的气候控制农场可以全天候种植作物。 看起来像巨大镜子的建筑在乡间伸展,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而当夜幕降临时,诡异的室内灯光开始闪烁。事实上,它们是荷兰非凡的温室建筑群,其中有些占地达175英亩(约合70公顷)。这些可以控制气候的农场使距离北极圈仅1600公里的国家成为西红柿出口的全球领导者。荷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葱出口国,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国。在全球蔬菜种子贸易中,超过1/3的种子来自荷兰。 3 这名男子在鸡雏保育箱的货架旁走来走去。随着对鸡肉需求的增加,荷兰公司正在开发新技术,使家禽产量最大化,同时确保符合人道的养殖条件。这个高科技肉鸡设备容纳了15万只鸡,囊括了从孵化到宰杀的全过程。 4 许多人在工厂里包装产品。荷兰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像Greenpack这样的现代加工公司,它们连续不断地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运送到世界各地的市场。大部分产品都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大量运往荷兰鹿特丹港,包装后通过空运、铁路和海运进入市场。 荷兰是个人口稠密的小国,每平方英里有1300多名居民。为此有人认为,要想发展大规模农业,荷兰几乎需要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其中。然而,荷兰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国,而其国土面积仅是美国的1/270。那么,荷兰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5 在瓦格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的AlgaePARC上,茹德·韦洛(Ruud Veloo)监测着实验“光生物反应器”。光促进微藻的生长,微藻则被用来产生蛋白质和脂质,这是许多食物链的基础。 6 在瓦格宁根大学的牛奶场,这样的旋转挤奶机可以让操作员1小时内为150头奶牛挤奶。这里的研究人员正寻求在人口密集的荷兰解决奶牛养殖所带来的挑战。 这些令人震惊的成绩背后有个智囊团,它就是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WUR),它位于阿姆斯特丹东南80公里处。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研究机构,它也是“食谷”(Food Valley)的重要节点。所谓“食谷”,是指荷兰农业科技初创企业和实验农场的广泛集群。这个名字对应加州的硅谷,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效仿斯坦福大学,在学术界和创业界的合并中扮演着的突出角色。 7 身穿白色实验服的男子正在查看番茄植株。当沐浴在上方、旁边或各种组合的LED灯下时,西红柿的生长最好吗?植物学家汉克·卡尔克曼(Henk Kalkman)正在Bleiswijk的Delphy改进中心寻找答案。学者和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是荷兰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8 学生穿着白色实验服检查植物。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的教师和学生表示,知识是荷兰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那里半数的研究生都来自其他国家,而有些国家面临着反复出现的饥荒威胁。 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下属植物科学集团(Plant Sciences Group)的董事总经理恩斯特·范登·恩德(Ernst van den Ende)表示,在未来40年时间里,地球必须生产出“比历史上所有农民在过去8000年里收获的更多食物”。这是因为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会达到100亿,而现在为75亿。如果农业产量没有大幅增加,与之相应的水和化石燃料消耗没有大量减少,那么10亿以上的人将面临饥饿。饥饿可能是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而在“食谷”工作的梦想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9 在这个大棚里,两个金发碧眼的孩子坐在土豆山上。伯恩家的2个女孩在自家的土豆山上玩耍,这里的土豆产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至于原因吗?无人机和其他工具被用于评估单个植物的健康状况,并确定它们具体需要多少水和营养才能茁壮成长。 10 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坐落于“食谷”,那里是荷兰农业科技版硅谷,是荷兰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所大学也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他们的创新方法。地图显示该大学在欧盟以外展开的研究项目,有些项目在多个国家或地区都很活跃。 拉丁美洲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