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摹的,是一幅实实在在的田园生活图景,也是很多人心中心心念念的桃源梦。 桃源总与隐士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为了寻求精神自由和放松,选择远走他乡,或隐居山林过着田园生活,但其实想法是可以变通的,心安处即是家,即便不远行,居住在都市中,依旧可以过上自己满意的田园诗意生活。 身在北京的牛健就以自身实例,通过六个集装箱打破了上面说到的 “非远行不自在” 的观念,成功打造出了一座自己满意,居住舒心的都市 “桃花源”。 墙壁上挂满鲜花,屋顶种满蔬菜,同时还创造了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能源自给系统,这个会呼吸的家,牛健唤之为 “生菜屋”。 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和钱有关,但可以和很多钱无关。 50天建起可持续 “生菜屋” ▼ 万事皆有因果,早在17岁时,牛健就从国外的一本杂志中了解到欧洲的田园生活,当时他就被那里的蓝天、白云和鲜花点缀的庭院深深吸引,从此,在他心中便悄然埋下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的人生图景。 几十年来,他的工作都与园艺、绿化技术有关,慢慢地他发现,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污染、浪费、人情冷漠等,归根结底不是制度问题,而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2009年,他进入公益圈,筹备可持续 “生态社区” 的规划,并于2014年开始了自己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一期计划,在朋友位于顺义泥河村的一栋工厂院内建立了他的实验场地,这也成了他自己的生态家园。 庭院主要建筑由六个白色铁皮集装箱模块拼接而成,包括了住宅、办公、厨卫、生态创客空间等,房前屋后及屋顶都种满花草和蔬菜。 经过50多天的准备,牛健和家人退掉了中关村月租近万元的两室一厅,搬进了自己设计和打造的“生菜屋”,并不断地完善着桃源般的家园。 门前,他用旧砖、旧安全网、打地基余下的石子,建起了生态小路,一条晒不热、透气、雨水下渗,草可以长、小虫能住的低成本步道。 家具都是牛健和儿子亲自动手制作的,他和妻子亲手培植蔬菜和鲜花,漱口杯、饮料瓶、糖果盒等都成了他们手中的花盆。 屋顶种植了白苏、空心菜、苦菊、芝麻菜、荆芥、生菜等等多种蔬菜。 厨房里还有一面蔬菜墙,全部由LED灯光照射培育,淡粉色的灯光下,蔬菜们显得精神抖擞。 牛健说,家庭种菜最好种叶子菜,首选生菜。因为生菜可以四季种植,很少生虫,不会有处理蚜虫的麻烦。 集装箱前面的窗户旁边还打造成了一面面西班牙式的花墙,牛健亲自挂盆、配花、种植,加上门前的花菜墙,立体种植让这片庭院实现了最美的绿意环绕。 把污水、垃圾转化为花园、菜园 ▼ 在这座 “生菜屋” 里,让人感动的不只是都市里这一片养眼的田园风光,还有牛健家里全方位的原生态。 在他们葱葱郁郁的屋顶花园里就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