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只要除夕过了就代表旧年已去,新年已经来临,而且在农村很多人都称除夕为大年夜,这一天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到了除夕,家家灯火通明,人们也变得非常开心。 忙碌了很久,都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很多人都聚集在一起饮酒摆宴,为的就是庆祝这一年结束,马上迎来新的一年了,民间的除夕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在外离家有多远,这一天都需要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一起共度除夕夜。 在民间这一天也有很多习俗,就像除夕的时候会迎接诸神归为,然后祭拜祖先神灵,直到如今我们依然能听到一句关于除夕的话,那就是民间老人们经常说的“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这其中的三火究竟是指的哪三火你知道吗? 首先,一不灭灯火。除夕夜的时候,如果你出门转转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已经点亮了自己家的红灯笼,甚至还会有人在窗户上摆上许多的小灯,我现在还能想起,老人们讲的一个关于除夕的故事,也许你也听过。 据说,姜子牙在封神之后并没有给自己安排什么专属职位,只有当哪位神仙需要出游的时候,他才会替神仙来值班,到了除夕夜的晚上,所有的神仙都要被迎接归位了,而姜子牙就无路可去,所以老百姓们便会在除夕夜为他点上一盏灯笼。 让他来守卫自己的家,也希望通过为他点亮灯笼的方式来让他保佑自己一家平安。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在家门点亮红灯笼了,不仅是为了过节气氛,也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个红灯笼上,希望可以保佑自己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灯笼只要一晚上不灭,在来年红火的日子也会伴随着我们。 其次,二不灭焰火。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只要是没有禁止放鞭炮的时候,人们每到新春佳节来临时就会大放焰火,鞭炮。为了增加节日的氛围,也为了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讨一个吉祥如意。 屋内灯火通明,看着那漫天绽放的烟花,听着鞭炮声,人们也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全部都寄托在这上面,在最初的时候,人们放烟火只是为了驱赶年兽,后来慢慢的,便成为了人们的对于年景期望的方式。 相传,在唐朝时期,瘟疫横行,生病的人死亡的人遍地都是,于是有一个人就在竹筒里放上了些硝石,然后便将它拿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点燃了,随着一声巨响,滚滚浓烟弥漫到空中,这些浓烟很快就驱散了空气中的瘴气,疫病也从此消失。 其实当时装硝石的竹筒就是现在鞭炮的最初模样,后来人们便用烟火来迎接新年,希望可以将有的不愉快以及晦气全部留在过去,新的一年里,所有的一切都会是新的。 直到现在人们依然认为爆竹声响,旧年里的晦气,不吉利都会消退,看着那漫天绽放的五彩烟花,听着那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这样,老祖宗们对新一年热切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其上,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安康。 最后,三不灭香火。除了家里的灯火不能灭之外,还有很多的讲究,都是老祖宗们比较重视的,每年只要除夕夜来临的时候,就代表着新旧交替之日来临了,民间人们会在小年的时候将诸神送走,但在除夕夜还会再次迎接诸神归为。 这时,家家户户就会将香火点燃,然后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内,通过那一缕缕袅袅青烟,希望诸神灵祖先可以保佑自己以及家人顺顺利利,在除夕夜零点到来时,人们便会伴随着新年的第一声钟声,将香炉里的第一根香点燃。 希望漫天诸神在降临人间的时候,可以给予自己最大的祝福,而且人们也认为在新年里,第一时间可以让漫天诸神都能听到自己的期望,也希望诸神可以满足人们的心愿,除夕夜的香火不熄,人们也能随时向诸神祈愿。 希望诸神能够看到自家香火不熄,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喜乐。 民间有许多老祖宗们所说的俗语,只是今天所说的这一俗语指的就是在除夕家中的焰火,香火以及灯火不熄灭,这样来年生活会福气满满,人们认为这三火只要不熄,就预示着来年一整年都可以顺顺利利,红红火火,其实这三火点燃的也是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