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定年纪,追求亲近大自然或回归故乡的愿望变得强烈,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在家乡,享受阳光和清风,与亲人共度欢笑时光。这里,每个人都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故乡的孩子,永远的归人。 本期我们要分享的故事也是如此,一对退休老人,每月的退休金有近2万元。虽然在同龄人中,他们的经济水平属于中等,但他们凭借退休金过上了美好的晚年生活。他们决定一起回到老家养老。61岁的重庆老太太,带着两万的退休金回到农村老家,然而一年后却被迫离开,发生了什么? 退休后,他们不想给子女增添麻烦。尽管城市生活充满便捷和机会,但人到了一定年纪才能真正理解,无论多么繁华,内心平静只有回家才能得到。现在,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工资稳定,孙子学业优秀,家庭幸福美满,他们不再需要老太太过多的关心和照顾。因此,他们决定趁着身体还健康,回到农村老家,享受熟悉的土地和宁静生活。 故乡是心灵的驻足之地,在那里追寻内心的宁静。老太太的老家坐落在重庆市的郊外。回到老家后,她看着群山环绕、清泉潺潺,一切都没有改变,仍然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怀着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期许,她开始了乡村养老之旅。在乡下农村,周围的邻居们亲切问候,她听着熟悉的乡音,喝着家乡泉水泡的茶,吃着邻居送的蔬菜,心中充满感慨。 生活的美妙往往存在于平凡之中。老奶奶过着惬意的生活,可以闲话家常,也可以论诗歌赋。她和老伴可以一起分享好书,与村里的老乡们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在平凡的生活和诗意之间,她找到了一种平衡。在自家的后院里,她种植花草果蔬,在小炉上煮茶,享受花前月下的宁静时光。在温柔的阳光下,她用心感受着时光的流逝,远离城市喧嚣,过上了宁静自在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老奶奶的房子也被拆除。这个变故让老奶奶感到无助,她的小屋也位于拆迁范围内,作为外来者,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失去了住所。 随着老房子被拆除,老奶奶和丈夫只能住在堂哥的旧房子里。这让她们感到尴尬和不自在。与此同时,她们与堂哥一家以及其他村民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堂哥一家开始要求她们分担家庭开支,认为退休金较高的老太太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这种不公平待遇让老太太倍感委屈和无奈。 堂嫂对老太太充满了嫉妒和讽刺,常常拿走一些东西。其他村民也对老太太进行冷嘲热讽,暗示她的退休金堪称“富豪”。这些言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老太太在家乡的地位岌岌可危。他们的退休金被视为“宝藏”,村民们纷纷前来借钱。 这些借贷请求让老太太倍感无奈。此外,他们在院子外面种的蔬菜经常遭到有些人的随手摘拿,虽然不值钱,但是心里总归不舒服。 礼尚往来是农村的社交方式。然而,收礼的习惯变成了贪婪,让老太太倍感压力。他们的孙子结婚,堂哥一家仅给了200元的礼金,但是堂哥的孙子考上大学,却要求老太太给予更高的回报。这种不公平待遇让老太太感到委屈和无奈。 老太太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在退休前帮助邻里乡亲看病。然而,他的好心使他成了村里的“免费大夫”,需要处理各种医疗问题。而且还经常让他领着去医院找熟人,有病了不想花钱去看,就来他们这里蹭药蹭按摩治疗,这无尽的医疗任务使他的身心濒临崩溃。 面对这些困境,老太太和丈夫最终决定放弃乡村养老生活,回到了城市。在这个故事中,人心的复杂和变幻无常令人困扰和痛心。让我们明白,乡间也并非净土。人们的心境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再也回不去的不只有年轻时候,还有不断变化的人情世故。人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