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麦收已经结束,秋庄稼也拱出来了小苗,咱们农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闲暇之余就和老人们在一起闲谈,据老人说今年秋收好不好,最关键的还要看立秋时间,那么今年几月立秋?好不好?有啥预兆呢? 带着这个疑问专门询问了见多识广的老人,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的说法,来长长见识吧。 一,今年几月立秋? 说到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立秋有详细的解释,上面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要是使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到了立秋就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同时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育种子,也就是说收获季节到了。 对于立秋,时间经常赶在农历六月,也有年份赶在农历七月,今年是兔年,由于闰二月,所以立秋时间就显得有些早,在农历六月就开始立秋了,对于六月立秋,民间流传六月立秋对于丰收不利,那么民间为啥有这种看法呢? 二,六月立秋到底好不好?为什么? 咱们知道,到了立秋炎热的夏天基本结束,凉爽的秋季就要到了,六月就开始立秋,说明该年份冷的时间比较早,也就是说秋庄稼还没有经过充分的日照,不可能充分的孕育果穗,这时凉气就来了,“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不够光合作用自然就受到影响,所以吗,庄稼就可能减产,因此咱们的祖先留下了俗语“六月立秋,早收晚不收”。啥意思呢?就是说六月立秋,早种的庄稼还好,由于光照时间长,还可能会有点收成,要是晚种的庄稼,小苗还没完全长大,秋季就要到了,所以减产就在情理之中。 还有俗语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这句话啥意思呢?老人解释说,要是六月立秋,这个年份往往自然灾害比较多,对两季庄稼都不好,比如说今年的小麦遭受了冻害,到了收割小麦的时候,小麦又遭受了了“烂场雨”的袭击;今年的秋庄稼,有些地方早早就遭受了涝灾…… 三,我们该怎样应对? 既然六月立秋不是很吉利,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应对,收获与否不但在天,更在于人为,建议朋友们尽可能的早种,并且加强管理,及时施肥、除草,促进庄稼生长,遇到旱灾及时灌溉,这样可以赶在立秋之前让庄稼苗充分生长和发育,为丰收奠定基础。 当然上述农谚多流传于中原地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农谚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们要灵活看待农谚。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