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小暑节气了,在民间人们还是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的,那么“小暑”这个节气啥含义?在这天要干啥?这天下雨好不好呢? 带着这些疑问专门询问了见多识广的老人,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的说法,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民风和民俗吧! 一,“小暑”是啥意思? 老人介绍说,“小暑”是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小暑”,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具体时间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6到八日。 古人称这个节气为“小暑”,是因为此时天气虽然比较热,但是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到了这个时间段,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不但炎热,而且还多雨,几乎进入了“桑拿”天气,到了这个时间段,咱们农民更关心农业生产,同时由于天气容易给人们带来不适,所以此时,人们更重视关心自己的身体。 二,“小暑”下雨好不好?啥预兆? 看天气预报说,“小暑”这天有降雨,那么“小暑”降雨好不好呢?有啥预兆呢?老人说,到了小暑很多地方温度比较高,高温自然需要降雨相伴,没有降雨的高温几乎就是一种灾难,人在酷热环境下受不了,庄稼也是一样,雨热同期,人会舒服一点,秋庄稼也可以健壮生长,为丰收奠定基础,对于这点,农谚总结说“小暑雷一声,谷米贱如泥”到了小暑,如果下雨的话,说明今年的雨水比较充沛,老人说民间流传俗语“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小麦遭遇冻害,在收割的时候又偏遭“烂场雨”,咱们的农民渴望丰收的到来,但愿天遂人愿,今年的秋季能够喜获丰收。 三,到了“小暑”,民间有啥讲究? 咱们的祖先还是很有智慧的,人们不但关心农业生产,更关心自己的身体,注意养生,据老人说,到了“小暑”,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讲究,第一讲究静心寡欲,民间流传俗语“过了小暑节,夫妻各自歇”,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小暑天气炎热,高温桑拿天气,人身体状态普遍不佳,加上农活比较重,所以夫妻最好要修养要分床休息,毕竟“独处一宿,胜过吃药十副”吗! 再者,鉴于天热,人们的肠胃普遍不好,吃饭没有胃口,人身体容易消瘦,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饺子的习俗,在古代生产落后物质匮乏,改善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吃饺子,人们希望借助于饺子把家人的胃口调养好,度过闷热的“桑拿天”。 在过去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四,总结 咱们国家地域广泛,地方不同,流传的说法也不完全相同,习俗上也略微有些差别,朋友们,眼看就是“小暑”,你们那里对于“小暑”下雨有啥说法?“小暑”这天又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