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八日,就是寒露节气了,到了这个节气,寒意来临水汽凝结为露,可见温度已经很低了,正因为温度降低,所以此时正是播种喜凉作物的时候,比如说大蒜,比如说小麦等等。 村里的人们在忙碌之余,也会议论年景,今年的寒露在十月八日,要是按农历来看在八月,那么寒露在八月好不好?农谚怎么说呢? 一,八月寒露啥说讲?有道理吗? 在很多地方,流传俗语“寒露八月是灾年”,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寒露在八月真的是那么可怕吗?真的是灾年吗? 带着这个疑问专门询问了村里的老人,村里的老人说,要是寒露在八月,意味着今年的寒气来得比较早,一些秋作物的生长时间不够丰富,可能会导致减产,比如说红薯和水稻等等;再者寒露来得早,明年的立春也来得比较早,因为立春来得早,所以气温不够稳定,寒气还容易卷土重来,也就是说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这样来年的作物可能会遭受冻害。 说到这里,大家会感觉出,寒露在八月到来对今年的秋作物,对来年的作物也有不良影响,所以,民间才开始流传“寒露八月是灾年”的说法。 二,寒露在几月比较好?都是有啥说法? 既然寒露在八月不是很好,那么寒露在几月比较好呢?据老人说寒露在九月份比较好,咱们的祖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要是寒露发生在九月一般来说这年会风调雨顺,对丰收非常有利,所以民间流传“寒露九月兆丰年”。 今天我们来看这句农谚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寒露在九月才来,说明寒气来得晚,秋庄稼有充足的生长时间,比如说玉米、大豆以及红薯等等,有充足的生长时间,有充足的光照,这样这些作物才可能饱满,产量才可能比较高;再者说了,寒露来得晚,来年的立春来得也会比较晚,立春来得晚,气温已经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寒气反复的现象,也就是说来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比较低,这对来年的丰收很有利,所以人们认为“寒露九月兆丰年”。 三,总结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原因是咱们的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区不同,说法也不一样,再者说了,现在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气候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吗!退一步讲,现在农业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即使出现了寒气早来现象,或者出现倒春寒现象,我们也有经验来应对,大家说是这样吗?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