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四大园林指的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园林造诣上的成就。其中拙政园作为苏州四大园林之首,也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同时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私家园林。它占地五万两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的大小。 01 一、园名的由来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由御史王献臣修建,取《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语句,起名为“拙政园”,沿用至今。 半个世纪以来,拙政园也是经历了辉煌到没落,再到辉煌的历程。自建园以来,全园也曾分家各有主人,园名各异,园主身份更是变更交叠,或为私园,或为官府,甚至破败成收容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国家的重视下才又重新整合,恢复最初的名称——“拙政园”。 02 二、拙政园的园林布局 拙政园在景观结构上是以水域为中心,围绕水系、假山、建筑布置景观,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拙政园是私家园林的代表,体现着园主人寄情山水的心境。通过“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土地上营造出符合自身风骨的园林景观。借助景石、假山、水榭、亭台、游廊和拱门等实物,通过障景、借景、透景、漏景等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缩小展示在人们面前。 其中东园是完全新建,坐落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整个景观疏朗开阔;中园步移景异,园林景观体现得淋漓尽致,完全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造园评语;西园则是以建筑为主,雕梁画栋,江南风格呼之欲出。三部分园区各有特色,虽景观风格和造园手法略有不同,但精美的亭榭建筑和满园的参天古木,共同营造了拙政园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03 三、植物特点 拙政园之美,美在她的灵秀和隐逸。 拙政园的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四季不同。从早春的早樱、茶花、杜鹃,到夏季的荷塘、莲花,再到秋天的海棠红果,一直到冬天的腊梅、竹障,四季的植物花开,各式的琼枝造型,它的美无处不在。 植物的色彩不仅仅体现在花朵和叶子上,也有果实,树干。对于有的植物而言,纯粹欣赏的是它的姿态美!而对于拙政园来说,欣赏的是植物和建筑的关系!欣赏的是植物和水、风、物之间的互动!欣赏的是植物和光影、时光的和谐相处! 我是院景树,致力于你我身边的园林艺术,希望后代依然可以看得到青山,闻得见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