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黄叶后要及时修剪,并对弱枝和病虫枝进行修剪; 新购苗木黄叶是正常现象,养在半阴处缓苗就好; 土壤贫瘠、板结、碱化,及时更换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 夏天容易得黄化,及时补充硫酸亚铁就好; 保证散射光照射,夏日要遮阳; 控制温度在20℃左右,夏天要降温,冬天要保暖; 干旱了就要及时补水,土壤积水时尽快松土; 缺肥要及时补充,薄肥频施,一旦用了浓肥,要大水灌根稀释; 遭受病虫侵袭黄叶要尽快打药喷杀。 下面我们就谈谈,家里的杜鹃花杜鹃花叶子发黄是怎么回事?如何补救? 及时修剪 发现黄叶后,要及时给杜鹃修剪,把黄叶、病枝、弱枝和徒长的枝条剪短,节省养分的同时,让枝条分布合理。 新购苗木,半阴处缓苗 新买的杜鹃因为环境的改变容易出现叶子发黄情况。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将杜鹃放在半阴通风的位置缓苗,大概一周以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更换土壤 杜鹃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长时间养殖的杜鹃花,土壤返碱、板结、营养不良,加之缺乏铁元素,导致叶子发黄。因此在杨杜鹃上盆栽种的时候,使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后期养护每2-3年换土1次,促进生长。日常养护每月浇些矾水,或浇一些醋。 夏天黄化,补充铁元素 杜鹃花黄化病主要是土壤偏碱、缺铁引起的。要浇灌硫酸亚铁,酸化土壤和补充铁元素,叶色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散射光照,夏日遮阳 杜鹃喜欢阴凉的散射光环境。长期不见光或光照过强,都会使叶子发黄。需及时将花盆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夏季强光时要适当遮光。 温度不适 养杜鹃需要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如果温度低,或者有冷风直吹,杜鹃就很容易遭受冻害,造成黄叶。 为杜鹃提供生长适温,在15-25℃之间为宜,冬季温度在10℃以上才能安全过冬。 干旱补水,积水松土 日常忘记浇水,杜鹃缺少水分会导致黄叶。要及时补充水分,生长期保持土壤潮湿为宜。 相反,杜鹃喜疏松透气的湿润土壤,浇水过多,过频,导致土壤积水,也会烂根而黄叶。此时要赶紧给杜鹃松土,促进水分蒸发,日常保持盆土略湿就好。 缺肥补充,浓肥稀释 杜鹃生长开花需要充足的养分,长时间不给植株浇水肯定会因为缺少养分而出现黄叶。此时要及时补充养分,每月施磷酸二氢钾1次,促进开花。春季可以施多元素复合肥,促进生长。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时要停止施肥。 另外,施肥要做到薄肥频施,一旦浓度过大会导致烧苗烧根而黄叶。发现时要及时大水灌根,稀释肥液,将杜鹃放在通风的地方促进蒸发。 病虫侵袭,定期打药 杜鹃遭受到病菌和虫子的侵害后会出现黄叶,一旦发现要及时喷洒针对性的药剂进行防治。每周1次,连续喷洒3次可见效。 综上就是杜鹃花叶子发黄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院景树,致力于你我身边的园林艺术,希望后代依然可以看得到青山,闻得见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