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青岛水稻团队2018年10月10日,对青岛城阳区盐碱地试种的海水稻实际产量为261.39公斤,原来报道的理论产量为669公斤,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根据专家解释,总算是明白了一些道理。 1、海水稻的品种并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系列,每个品种的产量受到外界的自然因素制约产量不一致。 2、大面积种植海水稻的过程,也是选择适合当地的海水稻品种的过程,产量和理论产量有出入很正常。 3、各地的盐碱地的盐分多少不一致,所含的物质不一致,PH值也不一致,各品种抗盐碱能力也不一致,表现出来的性状有很大差别。 4、网友的期望值是建立在不懂海水稻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在上一世纪60年代,非盐碱地的亩产也没有这个产量高,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海水稻只是一个新生儿,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5、大范围试种的目标产量是2020年达到300公斤,今年能达到261公斤已经实属不易,为目标产量按期达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以预见,未来的海水稻大面积种植成功,会对中国的粮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很有可能靠的就是海水稻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就是藏水入疆增加灌溉面积和治理沙漠。不信你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