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一直都是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于是,各行各业都在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收入问题、环境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子女就学、医疗和养老问题等。但是,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么发展产业,怎样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产品极易产生滞销,该怎么办呢? 农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号召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卖不动怎么办?你不是想要我今年脱贫吗?帮我把农产品卖出去。有一个地方地处高寒,每年的莲花白产量都不错,而且很好吃,帮扶干部就让贫困户发展甘蓝种植。到了霜降季节甘蓝成熟了,但是超市只买0.38元,如果把高山的莲花白拉到城里,运费就要0.2元,当时给的价格就是0.5元保底,该怎么办呢?帮扶部门可是一个大局就只有按照提前说好收购了一家的2万斤,其他人还有50多万斤呢,只有在工业园区想办法,每个人一袋子大约70斤左右。 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了,就不是扶贫干部做好事了,而是做坏事,因为扶贫干部不是市场主体,决定不了市场需要什么,决定不了市场价格和市场需要量,因此,好心办坏事就得不偿失了。 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最妥当的就是订单农业,其次就是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出来的特色农产品,其他的就要考虑市场的价格规律,切忌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扶贫就是要换脑子,交方法,自主选择。只有当地人才真正知道这里长什么,什么长得好,什么受市场推崇,才知道发现什么能挣钱,最符合自己的实际,其他人就不要跟我瞎参乎了。 你认为我的观点对吗?贫困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条件吻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请量力而行。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