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全国耕地分布图,不难看出,中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山坡地和台田,特别是山区喝丘陵地带,,土地碎化严重,根本无法适应机械化耕耘和集约化经营,这些土地不是田地没人种,而是田没法种。想要让这些土地以后有人种,仅靠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只能是一个笑话。所以说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思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规模农业这一个模式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 改善基础设施,如土地平整、水渠翻新、机耕道路修建等迫在眉睫。耕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今的耕地已经减少了很多,未来也不可能不继续为了工业化、城市化和重点项目而停止减少耕地。因此上,现有耕地资源必须想办法保留下来,并让耕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产品不仅包括粮食,也包括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等。比如贵州省的贵药,西藏的藏药、四川花椒、陕西苹果、高山蔬菜等。通过山区大力发展水果、蔬菜和中药材,就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基本农田上的水果、蔬菜和中药材就会逐步减少,产出大量的粮食,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 精品农业是提高效益的利器。中国的农产品不是太多了,而是资源重复浪费导致,就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市场,所以,低价的不良竞争,导致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超市里面的精品都是来自于国外的农场主,中国人就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出精品?精品是需要长期从事一个行业积累出来的经验,而不是来自于专家学者的理论,当然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比如绿色产品标志等。 打造品牌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是合理的。中国有许多品牌都是一步一步地占领了市场的,比如乌江榨菜、四川泡菜等,没有可靠的质量,哪来的声誉? 延长产业链是增加效益和保证品牌的基础。任何产品都可以分为即食性和加工性,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有的产品可以食用,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食药兼用的保健品,很可以分离出药剂等。 提供交易市场是农产品直销的保证。如今的农产品情况是,农民卖不动,超市里价格高的离谱,比如今年的荔枝产地0.5元一斤,北方10元钱还认为便宜。如果建立一个机制,每个城市郊区有一处专供农民批发零售农产品的地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