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的易地搬迁政策覆盖面大,受益群众很多,最主要的人群就是国家认定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地质灾害点搬迁对象、库区移民、重点项目征用土地的农户、收入高的那么、随年轻人迁移到城市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大势所趋,不得不搬。但是很多人也在迷茫,怎么办,提前该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1、是不是有一种生存技能? 在城镇生活必须要有一种技能傍身,比如电工、维修工、建筑等,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一份差事,也就是谋生手段。如果没有,自豪在搬迁以前去学习,免得真正进了城才发现生活压力有多大,干急没注意就坏了,正常的生活都会出现问题,家庭一团糟,还不如不搬迁呢!如果说创业,这是提前几年都应该做的,现在没有把握,还是不要操之过急为好,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创业,也可以等几年再尝试。 2、能不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如果在城市里有一份工作,最起码能满足生活用度,家庭其它劳动力也必须有事可做,一个月1000元也没有关系,起码先适应下来,让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让父母安享晚年。 3、子女教育问题怎么规划? 在城镇的学校和乡下的有所不同,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也需要更多的支出,也需要选择哪一所学校,保证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4、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进入城镇,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城市居民,农村的养老模式已经过时,必须考虑如何为父母养老和自己以后养老做准备了,比如购买养老保险,或者有偿出让宅基地和土地养老等等。 5、能不能适应城镇的快节奏? 城市是不眠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你也会有自己的定位,学着去适应,去同步,去超越。 6、家里的财产和土地等资源怎么办? 一心无二用,虽然乡下的承包地、荒山和零星果树等都是你的,却没有办法经营好,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必须做一个了结。要么回乡创业,要么流转出去或者有偿转让。具体的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政策预期来决定。 7、老家的人情和关系怎么处理? 农村的人情多,帮忙多,你离开了这个地方,就必须做一个了结。做的无用功是没有用处的,在新的地方必须由新的群体产生,放弃和选择从一开始就很重要,犹豫不决的结果就是疲惫不堪和得不偿失。 8、制定生活规划 在城市生活,每个月的基本费用会根据自己的家庭收入和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出去基本费用,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如存款、理财、投资和借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