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非常神奇,几乎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类,而且各种各样,不仅好看,而且为农村人带来的美味佳肴特别是小孩子总喜欢捉小鱼,别提多有意思了。 我们经常发现,新挖不久的池塘、积水造成的天然小坑和小水塘并没有和河流连接不上,大部分都有小鱼,却从来没有人放过鱼苗,这是咋回事情呢?这些小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年人说的水能生鱼显然不符合科学,主要靠以下途径进入新的水域。 1、鱼卵都有粘性,会黏在水草上,在没有孵化以前,被鸟类喝水或者其他动物洗澡等带进池塘,孵化后,就有鱼苗了。 2、俗语曾有“千年草籽,万年鱼籽”的说法,鱼卵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存活时间很长而不会死亡,原来曾经有过鱼类的池塘干枯以后再下雨,就会重新生长发育。 3、下雨的时候形成地表径流,和河水连在一起,小鱼就会逆流而上,跑到最上游的池塘里。 4、停止生长的干燥鱼卵,也可以随风飘扬,落在池塘里,遇到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就会短期内变成小鱼。如果落在干燥的土壤里,下雨天随地表水流进池塘里,当然就会有鱼了。 5、小水塘可能阶段性地和地下水相连接,地下水里面就有小鱼和受精卵,水坑肯定就会有鱼类了。 6、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带进受精卵或者小鱼。比如,杀鱼的时候有人在水塘里面清洗死鱼,死鱼的肚子里如果有受精卵,就会带进水里。人类在河流里面活动过,衣服上就有可能沾有鱼类受精卵,在池塘里洗衣服等,也有可能带进来。池塘附近有鱼池,下雨的时候溢水带走小鱼和卵子也很正常。 7、青蛙、蟾蜍、王八等两栖动物身体也有可能带有鱼类受精卵,爬进池塘里就会有鱼类产生。 8、动物的粪便里面的鱼类受精卵也有可能在池塘里面存活,并生长发育。 大自然非常神奇,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环境的能力。鱼类就是靠着想植物种子传播一样的当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占据属于自己的空间。 当然,有些水塘有可能水太干净,或者重金属超标、水质污染等原因,几十年了都没有任何鱼类,也属于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