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其实就是刀耕火种、休耕、轮作、作物种类和品种优化的文明,农民利用农家肥、绿肥和秸秆还田,一直保持着土地的肥沃程度,加上农田水利建设和灌溉用地的增加,农民才能维持全社会的农产品需求,其中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中药材和各类食用菌等。 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农村的土地开始使用氮肥,再到后来的磷肥、磷酸二铵、复混肥、作物专用肥,配合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农民并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去使用化肥,忽视了农家肥的使用,破坏了土壤,造成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比例严重失调,土壤有益菌活性下降,病虫害泛滥,作物品质下降。同时,作物生产潜力下降,投入成本逐年增高,而农业生产效益逐步下滑。 农家肥包括土肥、厩肥、圈肥、沤肥、人尿粪、堆肥、绿肥等,能够起到保温、保湿、保土、保肥、保气、中和酸碱、防控病虫的作用。 为什么国家提倡使用生物有机肥?这和农家肥的缺点有关系。 如今的农家肥包括了太多的工业元素。 现在,为了让猪、鸡、鸭、牛、羊提前产蛋产奶或出栏,饲料里添加了大量的激素,其粪便施入田间,长成庄稼容易诱发儿童早熟。 规模化饲养场为了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定期在饲料里面添加大量的抗生素,其粪便施入田间,致使病虫害抗性增加,农民只有多次加大剂量喷施各类高效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加大,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体质了下降,怪病增多,癌症频发。 农家肥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以食盐为主,造成土壤盐碱化加剧,并引起各种生理性病害。 未腐熟的农家肥,特别是鸡粪,在土壤里发热,会产生烧苗现象,并携带大量虫卵,危害作物安全。 为了保证土壤肥力,提高增产潜力,增加效益,只有使用生物有机肥才是最安全的方法。当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秸秆还田和沤制绿肥,使用腐熟的人粪尿和各种腐熟的农家肥,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只是成本太高了,已经不适应规模农业经营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