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化建设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加快,大量的资金都流向了城市,对于农业的政策资金一直不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进入了一个衰落期。2003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开始了向农业倾斜的政策,成长差距开始缩小,一直持续到2009年。 国家农业补贴倾斜于规模化经营,分散经营的人为何很少得到优惠? 这与国家的政策引导有直接关系。相关专家分析了中国的农业落后现状,逐渐认识到小农经济的弊端,认识到小规模经营劳动力成本太高,技术含量太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地下等一系列问题,指出中国农业必须走规模化经营的路线,所以,经过改革,把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发展补贴,按照土地面积补贴给拥有耕地的农户,并延长土地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稳定了承包关系和利益关系,同时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农民得到承包权的基础上可以有偿转让土地的经营权。 通过三权分置、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平整土地等政策,解决“一户多宅”和土地碎化问题,实行“一户一田”和土地规模经营,让农民有自觉退出耕地经营权,由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机械化、集约化从事现代农业,降低人工成本,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为了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投入资金从事农业,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脱贫的,每户补贴给合作社3000元,如果带领100户贫困户脱贫,就能得到30万的奖补资金。对于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每亩地每年补贴100元,100亩就能得到10000元。有的地方对于合作社土地流转从事农业经营项目的每亩补贴1000元。在粮食主产区,生产者补贴也很高,比如水稻每亩补贴150元,大豆补贴320元,玉米补贴已经下降到25元。东莞市经营大户另外每亩地补贴100元。 国家的农业政策倾向于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所以给生产者补贴和经营大户和企业多补贴,这下子你应该明白了吧!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