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于1973年10月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良种——籼型杂交水稻良种,从此拉开了水稻杂交技术的革命。1975年以后,籼型杂交水稻在全国开始推广,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80年,中国将杂交水稻技术转让给美国,杂交水稻比起美国良种有更大的增产潜力。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和有关科研人员获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课题负责人袁隆平于1987年被国际水稻研究专家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获得1986至1987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因为中国的地理条件有所不同,在全国范围内种植的老水稻品种资源很多,很多地方并不适宜籼稻生长发育,比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就适宜粳稻生长,而且粳稻品质比籼稻更好,价格也更高,在现时代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粳稻的杂交优势不明显,所以在全国基本上没有杂交水稻。另外,国内还有黑米、香米、糯米等水稻品种都是常规稻谷,所以,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也只能在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南方地区种植,占到不到60%的水平。 籼稻的杂交优势较明显,耐湿热耐高光,增产的潜力大,所以杂交水稻主要用于籼稻,在南方种植的杂交水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杂交水稻也有自己的弱点,抗病抗逆能力较差,品质较差主要原因是原来的杂交水稻育种主要考虑产量因素,在其他方面考虑较少。 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口味考虑的比较多,如今的五常大米等东北大米在全国畅销,所以,杂交水稻积压严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已经超过450千克每亩,已经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在所需要做的是育种方面要在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中做出取舍,育种目标需要高产优质兼顾的品种。即使是现在高品质籼稻种子的需求量极大。 目前,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也需求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特别是袁隆平研发的超级水稻将会是未来需求旺盛的种子。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