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迁,有的行业在兴起,有的行业在没落,农村也不例外。未来农村这几个行业将会消失,还是趁早罢手为妙,如果不能审时度势,到了最后也无法坚持,何必呢? 一是农村传统的木匠和篾匠基本上没有活计 农村只剩下修修补补的小物件,基本上赚不到钱。现在的农村都在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基本上不需要当地木工做的柜子、木桶等木制家具了,都在买成品的工业品的不但美观,而且实用,也没有人依靠背篓这一类的农业生产工具了,笊篱一类的灶具也是使用工业品的了。 二是走家串户吆喝经营的服务模式已经结束 比如修理电视机、修手表、磨菜刀、爆米花 、弹网套、收头发的商人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类专业的售后服务。 三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被家庭农场、合作社取代 现在的农村,种地的都是老农民,身体较差,技能不够,效益很低,年轻人根本看不上这点收入,况且,他们累死累活还经常不注意就得病,住一次院就要花费几千元,还把子女害得忙前忙后,所以子女就不会允许父女再干这样的农活,会把土地租赁出去或者进行土地入股,不但能得到一定的收入,还省却很多麻烦。 四是小规模的家庭饲养模式将会被淘汰 家庭饲养畜禽,容易遭受传染病侵袭、市场价格冲击、饲料成本变高,风险很大。现在的养殖场如网易、京东、阿里巴巴都已经开始了智能养殖业,未来的肉蛋价格会持续低迷,根本不适合农村小规模经营。至于散养鸡、生态猪等,更是需要技术,盲目蛮干不会有成效的。 五是农村集市将会没落 农村人大量外出,留下来的都是老年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消费水平很低,小集市上的货物假冒伪劣太多,也不实惠,将会被网购和超市取代。 六是乡下的小卖部将会关闭 农村电商已经普及到村镇,需要的东西都会在网络上买回来的价格更低,质量更好。加上男劳力出门,妇女带着子女在城镇陪读妈妈乡下基本上没有人,小卖部一年的收入上不了10000元,还不如租给被人做仓库来的实在。 农村未来走的是机械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现代化农业、集中化居住的道路,农村会变成若干个零散的居住地,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种粮食和养殖业,而是一种休闲方式和工业化农业的劳动力配置,绝大多数人自觉不自觉地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