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记忆中,菜刀就是外地人卖的质量好,价格低,经久耐用。这些菜刀都是通过走家串户的形式卖给农民的,经过一系列讨价还价,价格适中的情况下村子里就会有人开始买其他人也会争相效仿。除此之外,割麦子、收水稻总的镰刀,砍柴刀,还有家里总的各种工具都离不开铁器绝大多数都会一次买个够。 这是一般的情况,可是,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才包产到户的时候,谁家有那么多钱啊,一家人最多只有百十元钱,还有其他用场,都是买一种刀具凑合着用,一家人怎么都得四五把刀具的。因此上,赊欠刀具的行为在市场上就开始流传了下来。 北方人称赊欠刀具的人为“赊刀教”。他们的经营模式和其他人不一样,为了占有某一个地区的各种铁制刀具,就会组成一个团队,一个村一个院落地地毯式销售,所有的刀具价格透明,不存在欺诈行为,遇着没有钱的农户,就会主动让对方买下几个刀具,其余的按照两倍的价格赊欠,一般要求三年内还清货款。如果农户同意,就会在一个本子上记下家庭住址、户主姓名、年龄、购买产品名称、单价和赊欠金额等,到时候就会回来要账。 时间进入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赊刀教”又开始了新的营销模式,那就是等到某种预言成为现实以后再来收钱,如果没有实现,就等于白送你了。这些预言有房价长到每平方米1000元、家家户户都买得起摩托车、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小麦价格达到1元、玉米价格达到1元、猪肉价格涨到10元一斤的时候,他们再来收钱。 实际上,当时的南方地区,某些迹象表明,人工费用已经开始涨价,每天没有50元,就没有工人干活。随着工人越来越多,当地经济就快速发展,粮食价格就上升了许多,猪肉价格当然也上涨了,城市的房子价格已经接近1000元的标准。 另外,当时的不锈钢菜刀和其他刀具开始批量生产,价格不涨反降,对于手工刀具冲击力很强,他们的市场份额正在变小,他们不甘于自己的产业没落,于是加速赶制手工刀具,专门来到交通不便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出售自己的产品,希望通过市场占有率来打败不锈钢刀具。事实上他们成功了,到现在,农村使用的大部分刀具都还是他们的杰作。 实际上,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联盟,自发地组织在一起,轮流对不同的地区销售他们的刀具,轮流着到处跑,每天的销售额很大。对于赊欠的人,他们会组织一两个人专门清收货款,到时候统一结算。这样的方式就会减少花费,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他们制作刀具的成本也很低,统一用模具裁制铁板,然后在刀口涂上合金,最后手工在铁匠铺淬火击打和冷却,刀口都是机械化磨光,一把刀的成本不超过1元,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劳动力成本,一个刀具算下来也只有不到5元的成本,卖出去的价格经常在15~20元。 他们成批量的统一拉到人口聚集地附近,然后分发到每个人去各个院落销售,成本也是最低的。因为赊欠货款绝大多数都是净利润,也不妨碍一批又一批地各地售卖。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大部分地方的赊账都没有人来收,只听说陕西安康白河有人去收货款,基本上一天不止收一个组,一个村最多5天就收完了,这一次,他一共收了15200多元的资金,当地人看到来收钱的,都会主动联系交钱,当地也有很多人购买他们的刀具。 但是,现在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里基本上没有了男劳动力,也不太种庄稼了,机械化程度高地方就没有人购买农具了。不过,水果刀等家用刀具的销售很火热,小小的一个东西都是十几块,比起超市的刀具贵多了,但是人们就是喜欢手工的东西,觉得有种亲切的感觉,用起来也很时尚。 其实,他们所做的也是一种风险投资,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大量的销售对象是他们积累财富的核心。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