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最早在明年年底才能降到正常价位?本来有利可图,养殖户却反应冷淡 今年7月份以来,中国猪肉出现了连续两个多月的最大涨幅,中秋节都有很多农民家庭不吃猪肉,消费者心慌,农民着急,国家平抑猪肉价格措施不断,但是猪肉价格稳步上升,好像风筝断了线,什么时间能够回复价位到正常水平,成为了最关心的热门话题。 综合分析目前的状态,春节前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价格无望,明年年底可能价格暴跌! 现如今,养猪问题出现了哪些问题呢? 1.进口猪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根据各方面资料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进口猪肉只占到2~3%左右,根据国家最近的政策,进口猪肉不得超过总产量的5%,也就是说,一些人职责进口数量太少造成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不成立,国际上也没有这么多猪肉供应国内市场。目前,中国进口猪肉最多的就是德国、巴西和俄罗斯,近期越南也尝试出口猪肉到中国,但是产能太低,也解决不了问题。 2.猪肉替代品受到质疑。 猪肉替代品包括其他肉类和人造肉。其他肉类主要包括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但是中国这些肉类数量并不充裕,也不是大众消费习惯,很多人都是没有猪肉下不了饭的,很多人都不吃羊肉、鸡肉、鸭肉和鱼肉的,况且这些肉类的价格并不低。人造肉充其量就是加工品,其味道受到质疑,比如有人喜欢红烧肉,人造肉能做的出这种味道吗?所谓的好吃不变胖之类肯定有商家吹嘘的因素在内,人们对于人造肉并不感冒。 3.国家鼓励养猪的政策大都是支持企业养猪,和农民不沾边。 国家支持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具补贴都是规模养猪场才能享受到的政策。 4.农村养殖户反应冷淡。 ①猪肉价格受到周期掉价规律支配,一旦鼓励养猪,就会出现价格下降,甚至于卖都卖不出去,冷库都放不下。 ②限养区和禁养区划分清理了很多养殖场和养殖户,至今记忆犹新,谁能保证环保部门和政府部门哪天又来检查环保问题而强行关闭养殖场呢?谁也不敢保证吧。 ③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大型养殖场有补贴,等于赚的就是补贴钱,小型养殖场和个人养猪只能是垫背的,从一开始就注定赔本。 ④小型养殖场的每次被淘汰都是猪肉价格周期惹的祸,在这个低价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银行贷款,尽管目前都会提供贷款,到时候就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资金链断裂的祸根。 ⑤猪肉价格降低都是伴随着小型养殖场兴办而产生,小型养殖场停止生产而走高,养殖者心里最清楚咋回事。 5.中央储备冻猪肉数量有限,只能暂时稳定猪价上涨,而不能将猪价降下来。超范围非法划定禁养区到目前还没有更正,落实下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6.非洲猪瘟影响。到现在还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防治经验,而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可以达到8年,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旦确诊了养殖场有非洲猪瘟,就等于宣告了养殖户的失败,被全部屠宰不可避免,会有这方面的保险吗?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增减少37.4%。想要恢复到去年能繁母猪的数量需要多长时间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能繁母猪的初次配种时间是生长到7~8个月左右,从怀孕到生下猪仔需要114天,仔猪需要45~60天出售才长得更快,如此算起来,现在开始发展养猪,需要整整一年,才会有大量的仔猪出现在市场上,最快到明年年前才会出现现在发展的猪肉上市。 如果统计数据是真的,短期内猪肉供应量就不会满足市场需求,养猪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是农民反应冷淡,只有留守老人才会养一头猪自己吃,市场价格从来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看来,山区的老农真的很有远见。 国家近期出台了“促进生产、加快恢复、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种猪、仔猪及生猪产品有序调运,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6个方面举措,但愿恢复生猪生产以后不再出现今年的生猪价格异常状况。更担心现在重新开始养猪的养殖户们明年过年以前不要亏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