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于杂交稻的议论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纷纷指责杂交稻猪都不吃,为什么还要种?甚至有的人认为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其实就是转基因。有人说,东北水稻只占到全国总面积3%,却好像销售不完,南方大米没人吃,做了储备粮和加工业材料,这是真的吗?面对这些问题,我就试着给大家一个答案,希望能为你解惑。 1.既然杂交稻品质差,为什么还要种杂交稻?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米消费量占到总粮食作物的54%,其中杂交稻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正因为杂交稻提高了产量,才有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 在上一个世纪,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了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自从发现了雄性不育系,就开始了追求水稻产量的水杂交育种工程,把平均产量不足300公斤的水平逐年提高,如今已经达到1100公斤的世界纪录,理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感恩戴德,但是,正因为杂交水稻的高产量解决了食物问题,人们才开始重视什么好吃吃什么,这也无可挑剔,这本事就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人们达到了小康标准之后的感慨。 正因为有了钱,原因花费高价去买高质量的大米,就像有的人原因花费100多元一斤购买日本黄金大米一样,此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谁也不能勉强。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粮食生产能力还不能完全解决100%的日常需求,每年都需要进口15%左右的粮食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用于养殖业和加工业的需求。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肉蛋奶,也就需要大量的生产粮食,而不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直接食用需求。 2.东北水稻只占到全国总面积3%,却好像销售不完,这是为什么? 这的确是一个很正常的提问,东北大米,特别是五常大米出现在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真的有那么多五常大米吗?为此,我专门问了几个东北五常的朋友,答案惊奇的一致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