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原产平均气温5~10℃的地区,性喜凉爽气候,自从引进到中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基本上分布在全国除了热带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以东北、内蒙、西北和西南的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这是和马铃薯本身就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当然,在低海拔和低纬度地区可以在秋季栽培马铃薯这是高海拔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所不能具备的条件。今天就专门谈谈马铃薯关于温度的适宜条件问题。 1.马铃薯休眠温度。 虽然,马铃薯分化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因为品种特点产生的休眠期长短各不一致,在30~100天之间,但是总的要求是低温可以提早结束休眠。当然,也可以通过化学物质强行解除休眠状态,这在春季马铃薯和秋季马铃薯都有应用。在商洛市就出现过从内蒙古引种导致春季马铃薯出苗迟15~20天的经历。 马铃薯休眠最佳温度是1~3℃,如果冬季贮藏温度超过5℃,部分品种就会出现窖内大量发芽的情况,严重影响马铃薯质量和种子价值。 春季马铃薯收获后,正处于高温期,为了避免烂薯,尽量存放在通风的凉爽的干燥处,尽量降低温度和湿度,等到秋季温度降低到4℃以下的时候就贮藏在土窖里、窑洞里,防止温度降低到0℃以下和升高到5℃以上,否则会出现冻害和发芽。 2.播种期温度。科学上讲,春季土壤温度提升到5℃以上就可以播种了,有的人说10℃以上播种最为适宜,这在商洛市是行不通的,因为土窖温度上升,开始发芽,除非讲马铃薯种子贮藏在冷库里,这显然不符合当地的基本条件。所以说,春季播种的最佳时间,是依照贮藏窖的温度决定的。当50%的马铃薯种薯开始发芽,就应该及时播种,这个时间段的外界土壤温度也正好是5℃,也就是土壤解冻时候。 如果从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引种,外界温度已经可以播种,就可以采取化学物质促进解除休眠,一般用“九二〇”之类就可以,也可以放在温度8~10℃的环境中,马铃薯就能很快发芽了。 秋季马铃薯播种过早,马铃薯即便是解除了休眠状态,平均温度在26℃以上,也不会出苗,还会出现薯块腐烂或者干缩的情况。所以,秋季马铃薯播种时间,依据各地的气温情况决定,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 3.块茎快速膨大期需要的温度。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马铃薯薯块膨大的温度在1~25℃之间。春季马铃薯在现蕾期已经开始快速膨大,直到温度达到25℃,地面茎叶开始枯黄,也就停止膨大了。而在秋季马铃薯栽培中,只要合理确定播种期,马铃薯出苗的时候,块茎就已经开始膨大了,直到土壤温度降低到1℃,都处在膨大过程中了。 4.马铃薯收获期温度。低海拔和低纬度地区,当温度超过26℃,植株开始枯萎,就需要及时收获了,而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由于播种迟,夏季和秋季温度适合马铃薯块茎膨大,一般在秋季温度降低到5℃的时候收获。因为栽培面积较大的缘故,一般都提前收获,在土壤结冻前收获完毕。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马铃薯需要的温度,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春季提早播种可以延长生育期,取得最好产量。秋季避开高温期,尽量延长生育期才是最大限度利用光热资源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