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人们发现,动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有的差异性很大,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点。农耕子今天以昆虫为例来分享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交接动物的特性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动物是顺应天时地利热存在的一个个群体,离不开食物源、水源地、栖息地,对于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能力,具有繁衍后代需求和种群特性等。 1.动物总是围绕食物源而存在 有一个有趣的存在就是小麦吸浆虫,它总是在小麦开始抽穗以后才开始从土壤底部向上移动,最后羽化,在小麦上面产卵,幼虫吸食小麦籽粒的营养,最后又落到土壤,第二年条件适合的时候才出来,否则,它就会在土壤里不出来,所以,小麦吸浆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其它作物轮作。 每年都会在核桃开花期变成成虫,然后在幼果期钻入表皮地下,甚至于内表皮取食,所以基数大的地区,每年都会出现核桃黑蛋。 蚜虫在潮湿的环境大量繁殖,都不需要交配,而在高温干旱季节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生长旺盛的植株上面危害。 成虫完成交配以后,就会将卵产在幼虫喜欢的食物上面,这就是动物的对于食物源的趋性。 2.动物离不开水 虽然昆虫不可能都在水中生活,但是在一定的阶段,没有水就无法繁衍。比如蚊子、苍蝇、蜻蜓等昆虫都会在水面上完成交配,或者将卵产在水里面,或者在潮湿的环境中,幼虫在里面生存,也只有在成虫的时候到处飞舞。潮湿的空气或者田间小气候都是大部分昆虫繁殖的场所。 3.昆虫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 我们都知道蝗虫有选择性的产卵地,所有的昆虫都会有选择性的植物取食,越冬场所也相对固定。了解这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害虫,而不仅仅局限于化学防治。 4.繁殖能力 每一种昆虫的繁殖能力都不一样,其中包括一年繁殖几次、每次能繁殖多少后代、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寄主数量等)等,也有一些求偶行为,比如知了的鸣叫、蟋蟀的抖动翅膀、蜂王飞入高空、雄性蝎子被雌性吃掉等,无一例外,都是适应性所决定的,是本能驱使,否则这个物种早已不复存在。 5.种群特性 蚂蚁、白蚁、蜜蜂等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这个群体的存在。蚧壳虫依靠群体形成保护层,才很难灭除。蚜虫大量聚集,化学农药一次性很难消灭。蝗虫单个存在和形成蝗灾会发生很多变异。草地贪夜蛾随风长距离传播,才让人类防不胜防。 所有的动物都有规律性,比如迁徙规律、求偶习性、冬眠习性、自相残杀习性等,了解这些,更加会对大自然产生无限的求知欲望,甚至于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