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走进海螺宫,这里的人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数都空前高涨。别看这里是海拔1400米以上的贫困山区,交通条件和信息量滞后,但是这个地方仅仅凭着松子一项收入就可以稳定脱贫,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加上这几年松子价格持续走高,人均收入万元指日可待。 陕西省商洛市海螺宫村成立了松子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加基地模式,改变了原来靠卖松树坨赚钱的方法,直接加工松子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30%以上,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绝大多数都不知道为什么松树到处都是,为什么有的地方结松子,而大部分地方就没有结实。我今天就简单地谈谈个人观点。 东北地区的松子是红松,而秦巴山区的松树都是华山松,结出的松子是华山松松子。华山松松子和红松籽相比,颗粒小一些,但是味道更好一些。 华山松一般分布在秦巴山区1000米以上的山区,而结松子的地方在1400米以上的区域,这些地区气候冷凉,开花期偏迟,夏季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通常都有云雾缭绕的感觉,非常适应容易开花和坐果。 在低山区也有松树分布,也能看到松树开花,也有松树坨,但是里面并没有结籽,很有可能是开花授粉过程中的花粉在高温干旱情况下不能正常授粉,所以就不能结实了。也有可能是低山区的授粉昆虫少,不能完成授粉。也有可能病虫害引起的,这需要相关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实验、示范,再根据结果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人工授粉,直升机授粉等。 按照目前的现状,华山松松子依然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根本就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阶段。聪明的海螺宫农民是怎么运营的呢? 很早以前,飞播造林都是华山松,等到松子自然出土和生长,当地人以用材林的管理模式管护松林,将杂木林逐年砍伐和疏除,一般在20年左右,就可用于修建房子和做家具了,当地人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低山区树木因为大炼钢铁和大量烧火做饭,蒿草都刮的干干净净,急需大量的木材。于是,海螺宫人就靠着松林有了固定的额外收入。 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松树砍伐严重,当地人就认识到了保护松林的重要性,他们也会采集松子,在墒情合适的时候撒播松子,成活率挺高。如果当年没有出苗,他们也会反复补种松树。 第三阶段,90年代,随着低山区盖房子以砖木结构为主,需求的松树数量减少,当地的松树进入了无人看管状态。 然而正是这个阶段的产生,带来了巨变,那就是原来都会每年砍去基部树丫子,保持最低4米的主干,为的是用材林的经济价值。这样的松树开花结果数量很少,而疏于管理以后,大量的松子自然脱落于地面,就产生了大量的幼树,而这些幼树没人管理,生长到1米左右就会产生大量的主枝,每株成年松树每年就可以平均采集松子200斤以上,丰产年份可以采收松树坨500斤,是近年来松子主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