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望姥姥,一大家子下了饭店,大鱼大肉真没劲,一个小青菜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鲜嫩可口,又有些许酒味,最重要的是第一口我就尝出了熟悉的味道,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吃过,偷偷拍了一张照片。 实在闷的难受,我出去问了服务员,小姑娘告诉我说这个青菜学名叫苜蓿,以前是一种野菜,在 不同的地区可能叫法不一样,而这道菜是用酒糟炒的,所以有些许的酒味,这种做法也是一种老做法…… 小姑娘的说法掀开了我尘封的记忆,小时候在姥姥家住过一段时间,她好多次做过这道菜,当时没问过叫什么名,也没觉的多好吃,现在竟觉得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 今天咱们就聊聊小时候吃过的野菜,清火又解腻,看看你吃过哪些呢? 一、苜蓿 上面说了,我在饭店吃的这道炒青菜叫苜蓿,回家问妈妈,妈妈说她小时候也常吃,去菜园子割菜的时候在菜地边上割一些,都是野生的,每年都会长,回去后姥姥就给做,放点蒜清炒,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会用酒糟炒,那个时候感觉再好吃的青菜也没有肉好吃,现在想起来却是非常怀念。 我在网上查了下,苜蓿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可以清脾胃、下膀胱结石,而且富含维他命K、维他命C、B和其它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是普通青菜难以比拟的,是西汉从西域引进的,这样算下来,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吃苜蓿的时候,要捡它的幼苗吃,摘去老梗黄叶,清炒的时候放点葱、蒜,还多人也喜欢用它来包饺子吃,和鸡蛋、猪肉、羊肉搅拌在一起做馅,不腻、不柴,美味极了。 二、马齿菜 小时候的菜地里经常会长一种草,它的茎叶含水量特别大,开黄色的小花,味道略微苦涩,因为它的外表皮薄而有一些韧劲,小女孩们经常摘下来折成头饰、项链、手链,带在身上皮肤凉嗖嗖的,顿时感觉自己化身为美丽的公主,我们那里管它叫“麻子菜”,后来才知道学名叫马齿菜,你小时候见过吗? 大人们对它们可是又爱又恨。恨是因为这种草生命力非常强健,长势还特别快,它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争夺庄稼的养分,几天不见一棵小苗就能长出一大片,然后开花结种子,年年铲,年年去不了根。 很多老人时间比较充裕,如果勤快的话,去地里把一些回家,去掉根部,晒在放点上,等晒干后就把它们储存到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到冬天地里没有蔬菜的时候,晒干的马齿菜就是上等的饺子馅材料。 将马齿菜清洗干净,剁碎,掺上些许的小肉块,做饺子,蒸包子,一家做了,分给邻居,都拿着当宝贝,那真是人间美味。妈妈说,她每次看到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着邻居分的马齿菜干馅的包子,心里暗自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