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友发来图片,花盆里长出“小蘑菇”,这是什么情况,能吃吗? 答案来了~~~ 花盆里长蘑菇,是因为土壤里有菌丝,赶上长时间的阴雨天,空气湿度大,或者浇水、喷水过于频繁,就会冒出蘑菇来了。 提醒大家,蘑菇种类不明确,千万别食用,直接扔掉。 虽然长蘑菇对花卉没什么危害,但是释放了一个信号,说明盆土湿度太大,这种环境中极易闷根、烂根,得赶紧断水、增强通风。 等土壤干透再需要浇水的时候,记得水里放一些多菌灵。 盆土除了会长出蘑菇,还会长出一些其它“小玩意”,都是盆土变质的表现,要赶紧处理,别犹豫。 白霜 花盆里出现白霜,90%是盆土碱化导致的,尤其是用陶盆养花,这种现象最常见,盆壁上挂有白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返碱”。 我们养的花草,大都是喜微酸性土壤的,盆土碱性严重,会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开花,就像“盐碱地不长好庄稼”是一个道理。 盆土长“白霜”,有两个原因,一是直接用自来水浇花,水质碱性大;二是长时间使用化肥养花。 当花盆里出现白霜了,说明盆土的质量已经不太适合花卉的生长了,仅仅铲除掉表面的物质作用不大,还是选择适合的时机,尽快换土更稳妥。 白毛 食物变质会“长毛”,盆土变质同样也会“长毛”,这其实是一个道理。 在夏天多雨的季节,盆土里特别容易长白毛,用专业术语说,这是一种“土壤真菌感染”。 品质再好的土壤,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真菌,平时和花草“井水不犯河水”,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或者浇水比较频繁,盆土长时间处于闷湿的状态时,土壤中氧气含量极少,真菌开始大量繁殖,析出到盆土表层就是“白毛”。 实质是盆土已经不适合植株的生长了,赶紧断水,尽早换土,再不行动,烂根的风险大大增加。 黄色结晶 有花友说,“第一次看到花盆里长黄色结晶,以为是水锈”,其实,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幸亏手不懒,及时查了资料。 土壤里有一种特有的真菌,在土壤含氧量不足的情况下会繁殖,当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析出到土壤表面,是颗粒形状的。 如果只铲掉表面的黄色结晶,或者把表层的土翻到下面去,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起不到任何改善土壤品质的作用。 盆土表层出现黄色结晶了,说明这盆土已经“变质”,不适合养任何花了,赶紧停止浇水,等盆土干透之后,更换新的土壤。 如果不打算更换新花盆,要用多菌灵溶液浸泡花盆至少半个小时后再使用,避免真菌卷土重来。 特殊的小草 花盆里莫名长出小草,很多都是盆土里自带的种子或者残留的根系,是很正常的现象,喜欢就留一段时间,不喜欢就拔掉,毕竟也会消耗花草的养分。 但是,当花盆里也会长出这几种小草
商务合作和广告合作
品牌推广商商务运营合作


